□新华社记者 邹多为 丁乐 王帆 朱涵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等多个数据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新玩法、新动能、新风向、新增量等多重“新”意不断涌现,打造出更丰富多元的消费新图景。
花样玩法注入新活力
多地将资源禀赋与国风国潮、赏花露营、主题市集等“流量密码”打通盘活,着力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新疆克拉玛依市利用戈壁、山地、沙漠等自然资源,开展低空飞行、无人区穿越、越野骑行等特种旅游项目;游客在西安快闪市集不仅可以欣赏国风舞蹈等演出,还能沉浸式体验古法敲背、陶瓷绘画……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257.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五一”假期增长6.9%。
换新促销激发新动能
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五一”期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多种打折促销活动激活“假日经济”一池春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汽车、家电、家具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7.9%、4.6%。
记者梳理发现,“五一”前夕,福建、山东、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陆续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明确了消费者参与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的支持范围和补贴细则。商家也纷纷瞄准这一销售窗口,相继抛出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
人潮涌动、烟火升腾中,舌尖上的美味必不可少。
“五一”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1%。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餐饮消费依旧保持较高景气。
绿色低碳成为新风向
凭借灵活自由、便利舒适等优势,自驾仍是“五一”假期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交通运输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3.6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2.1%,其中自驾出行量超10.7亿人次。
与此同时,绿色消费在市场结构中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携程租车平台“五一”期间新能源车订单量同比增长70%;飞猪的租车订单中,新能源车型占比也大幅提升,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50%。
文化消费带来新增量
电影票房突破15亿元,观影人次达3777万,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演艺、非遗、文化遗产等元素与旅游深度融合……这个“五一”,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文化消费亮点纷呈,和吃、住、行、购等领域的快速增长相映成趣。
从延长闭馆时间到举办诗词对答活动,从创作歌舞剧到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假日期间,各大文博场馆、历史文化景区把握文化消费带来的新增量,结合自身情况创意策划、升级服务,让观众在历史文化长河中自由徜徉。
“人气”“文气”“烟火气”点亮了“五一”文旅消费市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江红表示,各地融合文化创意巧思,打造的消费新场景、新空间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和精神享受,也将助推经济向“新”而行。
(据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