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慧哲
2023年以来,张北县党员干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累计走访群众52450人次,收集百姓说事4382件,干部解题4313件,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实现旗帜在基层树立、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近年来,张北县党员干部坚持俯下身子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撸起袖子实干,解决群众愁盼;创新举措促就业,拓宽再就业之路;深入基层解民忧,破解看病难之困;探索养老新模式,助力幸福养老梦,以务实行动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
“创益工坊”搭把手
群众就业“有帮手”
“从孩子出生我就一直没工作,现在通过社区的‘创益工坊’找到了这份在家就能干的活,两个月不到挣了1500多元,不耽误照顾孩子,还能补贴家用,我很满足。”要艳美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走进她家,书桌成了“工作台”,摆放着她用来制作穿戴甲的材料。“周围几个邻居也在做,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门槛低、投入小、上手快、时间自由,居家做工也能有稳定挣钱渠道,跟要艳美一样,张北县永春南街道社区已经有300多位居民通过“创益工坊”实现了居家增收。
居民就业有需求,政府帮扶有办法,永春南街“创益工坊”并非个案。2023年3月,为解决企业商户用工难题、辖区居民就业难题,张北县委组织部精心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创益工坊”,企业发送需求,社区整合筛选,可靠、福利性强、适合普遍就业群体的工作信息便送到了居民身边。截至目前,张北县6个“创益工坊”已帮助128家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开展集中培训100余场次,为569人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培育的4支假发编织、穿戴甲制作“先锋团队”,吸纳就业妇女508名,人均月增收2800元。
2024年,张北县继续积极融入京津冀社会保障大格局,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提质增效优服务,精准帮扶助发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专家大咖”直通车
老人健康有“医”靠
医疗有需求,服务更精准。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张北县精准实施医疗健康帮扶工作。集中义诊、入户义诊、远程会诊、健康讲座、流动义诊……专家“组团”来到家门口,“零距离摆摊”指导,让居民实现小病早治、无病预防。
据了解,张北县常住人口31万人,65岁以上老人约有5.5万人,占总人口的17.7%。张北县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在全县18所乡镇卫生院构建了以“国医堂”为主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19辆“流动村卫生室”救护车定期深入边远、人口较少且无固定村医的行政村,让居家养老的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养服务。
2024年,张北县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多措并举构建基层医疗新格局,着力提升医疗便利化和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健康有“医”靠。
幸福互助度晚年
乐享生活有笑颜
走进张北县单晶河乡幸福互助院,房屋整齐排列,阳光洒在白墙上,光影斑驳,宁静又和谐。单晶河乡幸福互助院是全县最大的一家幸福互助院,解决了158户孤寡留守老人的养老难题,为老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健身保健、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养老服务。
在张北,这样的幸福互助院共有13家。张北县始终将养老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成立农村互助养老工作队,整合慈善救助、志愿服务、巡访关爱等资源,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志愿服务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补齐全县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发展。
2024年,张北县将持续探索居家基础性养老,推动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强化政府支持、社会联动、村为依托、老人互助四方参与养老模式,多措并举搭建城区老年人口全托服务新平台,发展银发经济,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2023年以来,张北县党员干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累计走访群众52450人次,收集百姓说事4382件,干部解题4313件,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实现旗帜在基层树立、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