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望长城

谷香(报告文学)

赵治海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中心南滨基地查看谷子长势。 郑世繁 摄

□郑世繁

被誉为中国种子“硅谷”的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中心南滨基地内,南来的北往的,收割的播种的,处处一派繁忙的景象。每年,2万多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在这里繁育而生。

享誉大江南北、在全国谷种市场占有率达40%、累计种植4000多万亩、增产粮食逾40亿公斤的张杂谷是这里响当当的“中国芯”——今年1月24日,中国种子大会就在这里举办,展示的18个谷子品种中张杂谷就占了6个。

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见到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赵治海时,他正和同事开始新一轮种子质量鉴定工作。

聊起张杂谷从小到大,品种拓展到29个;走出国门,成功种植10多万亩时,一幕幕辛勤耕耘、创新创业的场景再现。

守护饭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1958年出生的赵治海,小时候,赶上闹饥荒,大人们吃糠和野菜,把仅剩不多的小米熬粥留给了幼小的他喝。饱食一碗小米饭成为当时赵治海的奢望,至今,这个记忆仍刻在他的心底。

1977年恢复高考,已参加3年农业生产的赵治海,高考第一志愿就选择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初衷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吃饱的小米饭。

“我们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着眼杂交粮食研究,玉米、高粱、水稻等先后杂交成功并投入大面积生产,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种植的谷子有近2亿亩,一直徘徊在亩产百斤状态,谷子杂交一直是难以破解之题。”在赵治海眼里,谷子杂交高产就是他的学习动力。

大学实习时,他选择了谷子试验,通过自己不断潜心学习,再加上辅导老师的点拨,使他明白,不同品种对于光照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反复试验去发现它们的差异。

每天下午,他用纸箱把试验材料全部扣住,然后在第二天按设定的时间表将不同材料的纸箱依次拿开。材料见光时间长度分为6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每到一个节点,他就要去揭开纸箱。貌似简单的试验,但对时间点的把握却非常严谨,为获得精准数据,他守在试验田,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遮光10个小时和8个小时的材料提前出了穗”,谷子在面对光照温度差异时表现的特性被赵治海写进毕业论文。

这篇论文成为赵治海敲开谷子杂交育种大门的钥匙。

1982年,赵治海被分配到张家口市农科院,又有幸分配到杂交谷子研究团队,一步步圆了他的谷子杂交梦想。

“我是从1984年来到海南育种的,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我都会待在这里。当时,交通条件比较差,下了火车坐汽车,来一趟就得八九天;吃的不习惯,早一顿晚一顿,饱一顿饿一顿;住过茅草房、男女大通铺;但欣慰的是我们坚持下来,从当时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团队;从当时的一片谷子田,发展到现在的四个繁育基地,一转眼就是30年。我一辈子不会干别的,只和谷子离不开了。”在南滨基地60亩张杂谷田,赵治海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收获的2万个‘光温敏两系法’谷子材料,从中我们选几百个材料再继续试种,选配出具有某种特性的杂交种子。” 赵治海把团队收获的材料要挨个检查一遍,生怕弄混弄错。

赵治海是尝试“光温敏两系法”的第一人,为找到谷子光温敏不育材料,他最初在70多亩的谷子地,种了6000多个材料,布置了几万个穗行,结了几十万株谷穗,他一行行地对比,一株株地察看,一穗穗地挑拣,一粒粒地选种。

通过改变光照、温度等条件,使谷子不育系的雄蕊失去生育能力,这时再将具有某种特性谷子品种与其杂交,选配出具有某种特性的杂交种。这一方法至今仍在延续。

奇迹终于在追寻中得以实现。

1987年,他和团队发现了第一个光温敏型雄性不育株。

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成功。

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诞生之初亩产就突破了600公斤,专家组称之为“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1年,“张杂谷5号”在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沟村种植,创造亩产811.9公斤的世界之最,成为继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之后粮食大幅增产的又一重大突破,赵治海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杂交谷子之父”。

内外开花

一个挎包,里面装着日记本、记号笔、曲别针、放大镜、镊子等,42年来,赵治海在育种路上,走到哪里,随身都带到哪里;在田间,他时常趴在地上,一趴就是半天,累得腰也弯眼也花了,恨不得天天扎根在泥土之中,从不厌倦,执守初衷。

赵治海介绍道,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国20个省市30多个科研单位用了近20年联合攻关杂交谷子技术,但都失败了。到90年代初,全国只剩下他的团队还在坚持。

现年73岁的海南农民老孔,在赵治海的梅山制种基地一干就是24年,谈起赵治海,她不时竖起大拇指。

她回忆,有一年病虫害多,赵治海亲自上阵,身穿密不透气的雨衣,打完药后,脱下雨衣时,汗水哗啦哗啦就流了出来;有一年收获时,成千上万只鸟像乌云一样袭来,谷子一扫而光。为了驱鸟,需打高浓度的种子农药呋喃丹,3%的呋喃丹就会让人中毒,而他们打了9%,打了之后,鸟直接飞走了。打完后,赵老师和大伙就动不了了,吃了阿托品药才能躺在床上。

“我们也经历过数不清的失败,但赵老师一直没放弃。”赵治海团队技术员史高雷说道。

有一次记者来采访他们,碰上赵治海正在一行长不起来的苗子下趴着研究了一上午,记者好奇地问原因,史高雷说,这是赵老师的日常事,他是看土壤的通气性,还看苗子的适应性,以便在后期改进。

张杂谷1号喜获成功后,赵治海发现,尽管其高产稳产,因谷子是禾本科作物,和草长得很像,除草、间苗太费劳力,他又把重心放在节能增效的新品种上来。

张杂谷种植中会出现两种苗,一种绿色的杂交种苗,一种黄色不育系苗,过去靠人工,最多一天只能锄八分地,现在用除草剂处理,全程轻简化种植,一户农民可以种几百亩。

一次次探索,赵治海和团队先后繁育成功“张杂谷”系列品种29个,形成了高产、抗旱、优质、高效育种体系,繁育的谷子基本覆盖了我国谷子适播区的所有生态类型;已在国内14个省市示范推广,累计推广种植4000多万亩。赵治海谦虚地说,按5亩带动一个贫困人口来算,累计带动了6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国内种植成功后,赵治海心气更大了:能不能让谷子走出国门,为一些仍未完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提供服务?

“第一次到埃塞俄比亚时,我把张杂谷碾成的小米,制作成爆米花,既方便携带,又好分享给当地农民,大家品尝后都竖起了大拇指。”赵治海清楚地记得,2008年5月,他到非洲考察时的情景。

当年,他们与埃塞俄比亚合作试种张杂谷,亩产达到300公斤,而当地主要粮食作物苔麸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

这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到张家口考察时表示,“张杂谷”具有高产、节水、耐瘠、耐旱等诸多优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在全球推广种植杂交谷子。杂交谷子是中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项世界农业科技重大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同年8月,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司长的库尔曼到张家口考察杂交谷子,询问赵治海团队是和世界上哪个国际组织合作的。“当时我们自豪地说,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他说了不起,这是一项超级杂交谷子的研究成果。”多年过去,想起此事赵治海仍骄傲不已。

2009年以来,“张杂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援非项目,也是“南南合作”项目之一。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赵治海作为唯一一名发言的中国代表,作了题为《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发言。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的首次亮相,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人民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所做的不懈努力。

去年11月1日,2023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及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杂交谷子助力埃塞俄比亚减贫发展农业技术援助案例”榜上有名,成为国际谷子领域首个获奖案例。

创新入仓

目前,国内谷子种植面积只有2000万亩,张杂谷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四成以上。

现阶段,在赵治海眼里,不管张杂谷品种有多少,在中国消费市场,只靠喝小米粥,消费量小,难以恢复主粮地位。

他介绍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主食减少了40%,肉蛋奶食用量提高了4倍,肉蛋奶的能量代替了主食,所以,肉蛋奶也是主粮。”

赵治海说,到目前,全国从事杂交谷子的科研单位只有70家,研究杂交玉米的科研机构有8000家。他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国家应加大对谷子等中国优势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和研究,避免核心资源被抢注。集中优势团队,加快谷子研究进度,为我国特色种业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他建议,推广张杂谷抗旱耐瘠薄的品种,让张杂谷深深扎根在贫困山区和各种土质恶劣地区,目标是培育出高产吨粮田;藏粮于畜,尽快把张杂谷转化成优质肉蛋奶,近期目标是年推广1000万亩,中期目标是回归到20世纪80年代的年种植7000万亩,其中要重点选育高产“粮饲兼用”的张杂谷新品种,为张杂谷更快进军饲草饲料业打下基础。

赵治海算了笔张杂谷产粮效益账,在18亿亩耕地外高产稳产推广2亿亩,可以为国家增产粮食400亿公斤,节水200亿立方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赵治海不再把谷穗、小米产品带到北京,而是把在海南培育的张青谷草带到两会现场,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我们现在已培育出张青谷,在河北张家口、新疆库尔勒也开始大田推广种植。目前张青谷能长到2.5米,张青谷草亩产量4吨以上,谷草喂牛羊,增产的牛羊肉相当于把张杂谷存到了牛羊的嘴边,藏粮于畜,筑起肉蛋奶新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赵治海对未来信心满满。

2024-04-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7199.html 1 谷香(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