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邢台新闻

邢台“四城同创”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

“四城同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对主城区1300余座厕所改造拆除

治理线缆凌乱问题小区1000余个,背街小巷近700条

对59个小区实施燃气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改造21个

规范治理提升了22个菜市场

今年邢台市“四城同创”的工作目标是8月底前向省住建厅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年底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魏亚慧)近日,记者从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市创城行动办公室落实落细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创城为民、全民参与、与民共享”工作理念,统筹推进“四城同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

据悉,“四城同创”指的是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力量,合力攻坚,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联合创建,做到“四城同创、四城同心、四城同行”。今年邢台市“四城同创”的工作目标是8月底前向省住建厅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年底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自去年4月8日全市创城行动推进会以来,邢台市“四城同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建立“1+4”创城行动办公室,制定了联席会议、整改督办、考评通报等6项机制,印发了《深入推进全市创城行动重大专项实施细则》,制定了《2024年市“四城同创”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两办”督查,创城行动办公室、职能部门督导以及政协民主监督,媒体、群众共同监督等机制。组建由市政协副主席带队、政协委员和聘任的民主咨政员、特邀监督员和民情观察员共同参与的27支民主监督活动小组,每周开展一次监督或督导活动(包括明查和暗访)。对主城区1300余座厕所改造拆除,对多地污水横流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且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摸排建成区内生活小区和城中村,并按照“好、中、差”标准分类治理。治理线缆凌乱问题小区1000余个,背街小巷近700条,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大家司空见惯但未解决的线缆凌乱难题。对59个小区实施燃气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改造21个。按照规划区域、规定地点、规范标准、疏堵结合原则,将开锁服务、求租求购以及社区电话、热力、供电(水)、通信公司等便民联系方式,以不同颜色方式进行分类,制定为您服务栏,张贴至小区显著位置,减少小广告乱贴乱画。规范治理提升了22个菜市场,协调解决金牛酒店门口出行问题。摸排出市主城区40余处绿化空白地进行绿化种植。制定了《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邀请了住建部名城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分院有关领导到我市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进行把脉问诊,提出的意见建议正在逐项落实。在市直各主要新闻媒体以及各新媒体平台刊发相关稿件1200余篇,用多种方式宣传创城内容,解答群众难题。

按照“创城为民、全民参与、与民共享”工作理念,近期,邢台市创城行动办公室将组织四个创建办公室和主城六区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创建业务培训。6月底前对59个需实现燃气改造提升的小区全部治理完毕,对于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小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改造。规范完善“为您服务栏”,疏堵结合,治理小广告。开展食品安全行动,提高小摊点、小作坊、小餐饮的卫生水平。持续巩固建成区22个菜市场环境卫生。充分利用春季植树时机,把摸排出的40余处空白地,逐一进行绿化。同时,开展去年公园、游园、片林、项目建设遗留问题扫尾行动。出台《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完成申报文本、图册、宣传片的编纂和制作,加快推进人员机构成立、保护管理平台建设、历史文物的挂牌、历史建筑的认定挖掘、重点文物的修缮等工作。以“人民群众谈创城”栏目为依托,组织有关单位参与行风热线栏目,多听群众声音,多讲群众故事,加大宣传力度。

2024-04-1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6531.html 1 邢台“四城同创”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