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莉雅)近年来,石家庄市聚焦健康县区建设,谋划全民大健康格局,推动健康行动在每个县(区)开花结果。日前,石家庄市新华区、正定县、平山县、元氏县、行唐县荣获2023年省级健康县区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健康县区13个。
安心、舒心、放心,这是生活在元氏县常山家园小区居民的共同感受。不久前,元氏县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再次签订了托管协议,居民继续享受足不出县接受三甲医院服务的红利。
小县城承载“大健康”。近年来,石家庄市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方针,扎实推进健康石家庄行动落实落地,鼓励指导县区创新健康建设新思路,拓展健康建设新空间,引领健康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元氏县为例,该县坚持把健康促进工作作为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了《元氏县创建省级健康县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健康宣传、全民健身等公共健康政策,建立了由32个单位组成的协调联动创建机制,形成了覆盖部门、乡镇、社区(村)、学校、企业的健康工作网络。他们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将健康元氏工作融入“山水古郡、产业新城、幸福元氏”发展布局,将健康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目前,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达到30.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0%,成人吸烟率下降到20.3%,学生体质达标率达95%以上。
据悉,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共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试点1个,省级健康县区13个,两个健康县区建设经验做法被评为“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今年,全市将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因地制宜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做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同时积极打造健康场所示范品牌,年内计划创建省级健康县区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