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如意香河”更“如意”

——香河县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香河县大爱城是民政部国家养老示范基地、河北省42个创建类特色小镇之一。

2021年5月8日,在香河县便民服务大厅,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廊坊临空区共同签订了政务服务“ 区域通办” 联动机制框架协议。

香河机器人小镇。

香河第一城酒业有限公司。

扫码观看视频

□ 康世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024年春节刚过,香河县立即召开扎实开展“走访解促”、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意识,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扎实开展“走访解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高质量发展之“进”。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实现2024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香河县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围绕打造“如意香河”营商环境品牌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营商环境协同改革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服务效能大提升、营商环境大突破。

“一把手走流程”

换位思考拉近群众距离

“一把手走流程”既彰显着一个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更彰显着该地优化营商环境看得见摸得着的“诚意”。

2023年6月20日,香河县委书记梁宝杰以陪同办形式,陪同群众到县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服务专区”窗口办理企业变更经营范围业务,详细了解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情况,全程参与群众业务办理。同时,梁宝杰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以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以解决发展所需、企业群众所盼、民心所向作为重点;二要提高办事效率,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最大程度上精简环节、时限、要件,让群众可以“即来即办,即办即拿证”;三要提高服务能力,窗口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和答疑工作;四要推动全程网办,持续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力打造“近悦远来 如意香河”的一流营商环境。

2023年5月19日,县长李海滨以陪同办形式,陪同办理食品销售经营许可变更业务的群众到县行政审批局“一窗通办”窗口,详细了解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情况,全程参与群众业务办理。走流程的过程中,李海滨发现,群众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可内部提供的材料,不必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于是提出,各审批服务部门要举一反三,对企业和群众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精简事项、优化流程。李海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确保每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准确给予办事人专业答复;二要做优服务,严格落实一次告知等制度,避免企业和群众多跑腿;三要做细管理,确保办事指南中提供的基础信息、材料清单、办理流程、样表等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以政府的“服务指数”赢得经营主体和群众的“信心指数”,并以此赢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就要围绕经营主体和群众的感受及认同度作文章。而要提升经营主体和群众的感受及认同度,就必须先提升“一把手”的感受及认同度。因此,该县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经营主体和群众的立场上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并要求他们务必掌握换位思考、与群众拉近距离的本领,不遗余力地推进“一把手走流程活动”走深走实。

“在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 认真开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试点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提升的重点在“末端”。而从末端落实“最后一公里”到“服务群众零距离”,不仅仅是距离的远近,更彰显着“为民办实事、为企优服务”的真情与本领。

在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基层试点县,香河县决心为全省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延伸工作蹚出一条可行之路。

该县按照省市要求,有序开展试点相关工作。2023年9月以来,组织各镇(社区事务中心、事务局)、经开区开展乡村两级延伸事项梳理、系统操作等培训会议,线上线下持续推进事项梳理、账号配置、系统建设、系统培训等工作。一是事项梳理方面,完成了香河县下属9个镇(含新开、新华社区事务中心)及经开区2个社会事务局的事项梳理工作,梳理各镇、村上报事项180余项。二是配置工作方面,在廊坊市一网通办——乡村两级延伸系统中完成了事项、材料等相关配置,共新增镇、村(社区)窗口人员、审批人员账号500余个,覆盖香河县辖区内全部村(社区)共计328个。三是系统建设方面,通过系统优化,村(社区)在未接通政务外网环境情况下,可通过访问建设在互联网端的村级延伸平台访问系统,实现延伸事项办理。镇级可通过政务外网环境登录一网通办——乡村两级延伸系统,实现延伸事项办理。四是系统培训方面,经过事项梳理、账号配置和系统建设三个环节,经测试后系统具备上线条件。2023年10月底组织香河县镇、村(社区)业务办理人员进行系统上线培训,针对系统操作流程、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全方位培训指导。2023年11月初,相关技术团队分批次下沉到各镇、村(社区)进行现场指导,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采集,并针对问题优化系统,做到业务办理方便快捷。

“我梦初心探路者”。作为我省唯一的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延伸工作的试点县,在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前提下,香河将按照求实与求新并重、“求真务实戒浮躁,勇于探索创新路”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下一步,该县将加强与各垂建业务系统的对接,加快数据壁垒打通进程,实现一网通办,减少基层村工作人员重复录入的工作任务。梳理系统对接情况,按最优化情形进行系统对接,保证系统数据传递的稳定性、及时性,保障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解决基层业务办理情况困点、难点,协助基层工作人员熟悉系统使用,提高乡村两级延伸系统的使用率。充分挖掘乡村两级延伸工作成果,选取先行先试的优秀经验,为该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宣贯奠定坚实基础。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定式 全力推动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建设

独特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发展定位,也为香河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赋予了独特的内涵。

由“配合”到“联合”,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却是营商环境的突破,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和界限,推动开展一体化联合招商。该县与通州区招促中心建立互联常态化交流机制,已与通州区投促服务中心开展8次对接沟通,共同谋划洽谈项目。积极参加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会上新签约项目18个,实地拜访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中关村通州园等产业园区,并与辖区企业进行了对接。加强与华电集团等央企总部洽谈对接,进一步谋求合作空间,先后对接了中铁建投集团、中电科集团等30余家央企。

推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设立了“跨区域通办”窗口,升级“跨区通办2.0”,上线“北京副中心一体化接件受理系统”和“视频会审系统”,副中心1139个事项和廊坊市294个高频事项实现“跨区通办”。设置北京综合政务服务自助终端,24小时可办理北京市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公积金、医疗保障、税务服务、住房置业等23个部门的179个政务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业务2575件,各类业务点击量6290次。

加快推进北三县与通州区信用一体化建设。该县参与召开了通州区与北三县2023年第一季度联席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上半年通州区与北三县守信联合激励建设行动。2023年上半年,通州区与北三县守信“红名单”发布,香河县参选20家企业。通过评选通州区与北三县守信联合激励“红名单”企业,通州区与北三县统一规范了“红名单”“守信联合激励”的格式内容、条件标准,加快推动与通州区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放开落户政策,实现户口迁移省内“一站式”办理和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大中专学生毕业、夫妻投靠、父母与子女相互投靠等五项迁移实现全国“跨省通办”。

从联合招商到联席会议,标志着香河县推进与北京市通州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建设工作在一个个新起点上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县将继续紧跟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强沟通对接,严格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1+5”协议和《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营商环境协同改革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与通州区建设营商环境协同改革示范区工作。强化前端服务,细化工作流程,最大限度提升“跨区通办”窗口的办事成效。加强区域保护联动,推动与通州区市场监管部门在业务交流、案源推送、侵权判定等方面实现执法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疏解人员住房保障,根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员和来香河县就业的高端人才情况,及时动态调整保障房供给范围。做好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交流工作,推进北京养老项目向香河延伸布局。探索开展“信用+医疗”等惠民便企专项行动,促进四地信用一体化工作建设,推动一体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进行。

新的时代面临新的使命。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政府是“答卷人”。香河作为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同时答好协同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份答卷”。而优化营商环境则为该县答好“两份答卷”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该县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如意香河”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加强政务大厅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深化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打造富有魅力的“文旅香河”、为建设充满活力的经济强县增添动能。

主持人:康世良

联系电话:18632126918 13803330843

邮箱:ksL725730@163.com

2024-04-15 ——香河县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6055.html 1 “如意香河”更“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