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国海涛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杨雨熹)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么鸣涛教授通过视频,和位于丰润区的河北兴隆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共同研究起重机低速大扭矩永磁直驱机构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公司通过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攻克了一系列起重机低速大扭矩永磁直驱机构关键技术难题。”河北兴隆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茜介绍。
借智京津,河北兴隆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只是丰润区众多企业中的一个。
在唐山丰润数字创新示范产业园内,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阳与河北中车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灾备领域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也取得了积极进展。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2023年就实现产值2.51亿元。
借智京津高校人才优势,丰润数字创新示范产业园将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建设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基地。2024年园区将引进无人机等行业领域企业以及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筹建轨道交通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预计到2024年底引进企业不少于10家,科研机构不少于2家;到2025年实现产值不低于50亿元。目前已引进无人机企业1家。
与此同时,唐山世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康存锋开发的切割机器人多轴联动项目,唐山首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蒋朋开发的提高钢包、中间包整体用耐材的寿命及在线安全检测项目……一大批引智京津高科技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丰润区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助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优势,通过引智京津,促进了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网络安全、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迭代更新。”该区科技局局长王开强介绍,仅2023年,该区就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高端人才54人。
引智京津,丰润区企业“脱胎换骨”,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显现。2023年,兴隆起重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达公司被认定为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长城门业等1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众创空间实现“零”突破。二十二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中材重机、润丰印务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该区被评为第五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64位,上榜“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57位,成功晋级“中国工业百强区”第9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