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宏博)眼下,正值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关键期,连日来,河北各地组织农技人员下乡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实施飞防作业,积极开展统防统治,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4月8日,河北省植保植检工作会在石家庄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具有特殊性,根据全省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分析,预计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发生面积1.75亿亩次,比上年实际发生面积增加19.9%,形势严峻。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病虫害防控形势,全省各级植保部门要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担当来谋划植保工作发展,早谋划早部署,突出因时因地因苗施策,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秋季作物“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抢抓防控主动权。
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的重要保障,全省实行“省级统筹组织、市级协调指导、县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粮食生产任务要求,紧盯“主要作物和重大病虫”,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开展监测预警、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和督查指导,着力做好资源调配、物资调度、防治组织等发动工作,调动乡镇、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广大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多方力量,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
有效监测预警才能更好预防病虫害发生,对此,省植保植检总站要求各地加强省、市、县三级会商,科学研判发生形势,多渠道、规范发布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提高病虫疫情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
目前,正处于病虫发生防控关键时期,省植保植检总站正积极组织全省植保系统人员下沉一线,开展病虫害“网格化”监测防控指导工作,“面对面、手把手”开展现场培训,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技术落实到田。各地要借鉴省里做法,完善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做好支撑服务工作,做到人员沉到一线、技术送到田头,提高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在项目资金使用方面,河北省2024年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年前已到位,各级植保部门要以最快速度,将防控资金拨付到位,防控物资准备到位,防控队伍组织到位,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混合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冬小麦和夏收春小麦全覆盖,促进保大穗、增粒重、提单产,促进夏粮稳产增收。
据了解,2023年,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频发多发,监测防控任务异常繁重,但全省克服多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粮食播种面积9682.79万亩、总产761.98亿斤,粮食生产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防灾减灾最为关键。”该负责人介绍,抓好重大病虫监测防控,确保不因病虫危害造成粮食减产,就是牢牢把握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主动权,各级植保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扎实做好“虫口夺粮”保丰收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