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烟成群 通讯员陈智喻)近日,艺库(河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口的两票音效混音设备、电子琴等演唱会用设备以“区内国际中转”方式自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出区,随后在正定国际机场搭乘航班出口,标志着河北首票“区内国际中转”业务落地。
“区内国际中转”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在区内开展的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可有效促进综保区功能多元化发展,减少企业通关环节,降低资金占用压力。
据介绍,采取“区内国际中转”模式,通关时间缩短了近70%,货物全程处于保税状态,无需缴纳保证金,降低了资金占压成本。
石家庄海关所属正定海关积极打造综合保税区物流分拨中心,推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区内直转、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和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区流程等措施落地见效,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4.96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