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都区已发放人才绿卡400余张
通过人才绿卡通道为人才办结事项3000余次
目前已为企业人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00余件
襄都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探索人才服务工作新路径,围绕高端人才、产业人才和人才平台等领域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杨 通讯员王为 郭蓉)4月1日,邢台市襄都区委组织部的冯椿岩像往常一样,来到河北冀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波家中走访,了解他近期的工作生活情况。
“自从来到了襄都区定居发展,从住房、看病到孩子转学,都有区委人才办的同志帮忙跑办,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有了保障,能够安心在这扎根安居。”陈建波告诉记者。
陈建波院士是襄都区引进的AI预警无人系统领域的专家。今年年初,他带领人才团队积极克服技术性难题,实现了智能产业化研发应用,填补了襄都区乃至全市AI预警无人系统行业的空白。去年他举家搬迁至襄都区后,区委人才办定期上门走访,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他倍感暖心。
良好的服务环境是人才引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襄都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探索人才服务工作新路径,围绕高端人才、产业人才和人才平台等领域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我们十分注重优化人才服务机制,除了积极走访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外,还利用‘襄都区博士人才信息库’‘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通过‘人才之家+人才工作站+人才驿站’立体式人才服务站,将人才服务触角延伸至旭阳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一线,为各类人才提供子女入学、职称评聘、购租房补贴、就医体检、交通旅游等便捷化服务,帮助人才消除后顾之忧,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下。”邢台市襄都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淑华说。
通过人才绿卡制度,为人才颁发“燕赵英才卡”“太行泉城人才卡”,并落实10余项政策优惠待遇,让更多符合政策的专家人才想来襄都、能来襄都、落户襄都,通过政策保障、服务保障,让各地而来的人才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待和服务。截至目前,,通过人才绿卡通道为人才办结事项3000余次。
像陈建波一样,选择留在襄都区的专家人才还有很多,在旭阳集团,河北金牛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雷博士也是其中一员。作为煤化工行业的专家,他正在为即将新上的新材料项目做前期准备工作。“当时选择来襄都区,一是因为当地完备的煤化工产业链,另一个原因就是襄都区为重点产业人才的服务。”刘雷告诉记者。
刘雷提到的重点产业人才服务,是襄都区人才服务中的一项创新内容。在逐人建立人才档案,及时解决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础上,襄都区将化工产业、新能源材料和电商行业等区级重点产业人才列入重点服务范围,将问题与服务保障精准对接,定期汇总形成重点产业人才服务需求台账,解决好人才创新创业的各类问题,目前已为企业人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00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各类人才厚植茁壮成长的沃土,让人才力量成为推进襄都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邢台市襄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文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