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
数据要素赋能产业技术,创新生产模式。通过“数据要素×”,为劳动者提供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机会,从过去技术升级服务生产模式转变为数据要素流通创新生产模式全链优化。在数据要素的推动下,制造更智能,供应链更先进,劳动者更全面,提效、降本、加速升级的新生产模式有望实现。
数据要素培育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一方面,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和需求响应式零售不断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的运用和复用为不同行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量,发挥自身的“乘数效应”。以数据要素为主导的新商业模式正在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单一的生产、销售、服务路径,不断激发企业潜力。
数据要素激活市场潜能,创新服务模式。金融科技服务方面,数据要素使得信贷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更加科学。在能源管理方面,利用数据要素服务智慧能源的调度与优化成为常态。在政企服务方面,“数字资产化服务”帮助政府、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不断同各产业、企业擦出新的火花,在激活市场潜能的过程中带来更多力量。在社会服务方面,跨领域的数据融合能够带来新的知识产生和价值提升,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为工作提升效率,全国性的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也在逐步打造,在促进数据要素市场规范的同时为数据流通合规提供公共保障。
生产、商业、服务正在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下加快升级,为产业数字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来自数据要素的驱动力。数据要素在生产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推动市场升级,商业领域的运用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领域的数字化、定制化引发市场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作用已不仅限于流通,而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数据要素×”为中国产业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正迅速引领着产业数字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和能级的不断提升将为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将会产生,为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数据要素潜力的充分释放,将推动更多产业“驶向”数字蓝海。
(本报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