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承德新闻

承德市建立与京津劳务协作长效机制

农村劳动力在京津就业规模超17万人

本报讯(通讯员代英健)半个月前,柴保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家庭,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和产妇,她娴熟地为宝宝换尿布、洗澡,为产妇做丰盛的月子餐。

56岁的柴保兰是承德县上谷镇人,从事月嫂这个行业已经有9年了。2017年,柴保兰参加了承德市举办的月嫂培训,培训后,她通过招聘会应聘到北京、天津做月嫂。由于柴保兰的悉心服务,在两地月嫂市场有了一定名气,想请她做月嫂最少要提前半年预约。

这几年,柴保兰平均一年能去八九户家庭中做月嫂,两户之间休息十天半个月,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一户时间最少为26天,工资为1.3万元,最长的时间为52天,多出26天以外的工资按平均日工资叠加。“如果让我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好处,我说不出什么,但从我个人来看,我确实享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好处,找到了工作。”柴保兰已经56岁,但她依旧精神饱满,干劲儿十足。

近年来,承德市在拓展就业服务联盟、信息资源协同共享、人岗供需精准对接,职业技能合作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协作对接,并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推动京津冀技能人才流动迈入“快车道”,这也让同柴保兰一样有需求的人,有了到外地就业的机会。

据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承德市深化京津冀劳务协作机制,加强工作推进力度,定期组织走访对接、联合招聘、技能培训等活动,去年以来共签订合作协议31份。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承德市农村劳动力在京津就业规模超17万人,其中北京15.6万人,天津1.6万人。

同时,承德市建立供给需求清单制度,对接京津唐人社部门,完善“岗位供给清单”“岗位需求清单”制度,每月发送2次。联合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33场,提供岗位3万个。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承德市与京津唐加强在家政、养老等领域合作,目前全市共计劳务品牌20个,带动就业4.6万人。

今年,承德市将健全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密集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在信息交流、跨区招聘、跟踪服务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劳务合作机制,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推动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输得出、留得住、收入稳。

承德市还将会同京津人社部门持续推进劳务协作,以“线下常态招聘+线上探企直播带岗”的方式,开启“全景式”就业服务新模式;并依托京津企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对承德市有提升技能水平和到京津务工意愿的农村劳动力,采取就地和异地的方式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此外,还将与京津探索家政、养老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在技能水平提升、人岗供需对接等方面的合作,抓好劳务品牌培育、服务和推介代言,扩大就业规模,以品牌促输出,争取更多的承德品牌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2024-04-02 农村劳动力在京津就业规模超17万人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5343.html 1 承德市建立与京津劳务协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