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海波)近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总目标,坚持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最根本、最长远的举措,创新方式出实招,找到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门的“金钥匙”,敲开“就业创业门”,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保姆式服务。摸清需求底数,建立需求台账,丰宁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专人做好两方面工作:对2011年11月1日以后自主择业的1423名退役军人根据不同年龄段建立基本信息完整的人员台账;通过发文件、微信群通知、电话联系等方式逐人对接,点对点征求个人的培训意愿,汇总形成个人的培训意愿需求台账,及时掌握他们的所想所需。经统计,培训意愿主要集中在电工、焊工、厨师、钢筋工、架子工等9大类专业。
点单式培训。针对需求进行培训,创新形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动员组织、专业培训机构承办授课、合作机构组织考试发证”的服务形式和“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技能培训模式。特种行业培训每年腊月定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正月开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员按照规定线上学足6天,线下统一到培训机构学足7天半,统一作息、统一食宿、统一纪律要求。强化培训管理,聘请省、市专业讲师授课,采取“理论+实操培训”方式,确保每一个参训人员不花一分钱,培训后通过考试,取得全国统一制发的电工和焊工特种作业资格证,让个人怀有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基础,保障退役军人好就业高薪就业。
赛马式推介。一方面公开专长和就业需求,丰宁退役军人事务局把取得特种行业资格证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需求台账管理,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公开个人特长信息和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在每次培训结束后还协调人社部门组织用工招聘会,用工单位现场选“马”、个人持证现场找“婆家”,实现用人单位和个人特长的“双向奔赴”,真正做到退役军人“要过河就架桥、要爬高就送梯”。
找到“金钥匙”,敲开“就业门”。仅2023年以来,丰宁退役军人事务局累计开办适应性和职业技能培训班8个班次,229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开办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班3个班次,累计受训人员90余人,90%的学员顺利获得技能专业证书。这些人中68名有电工、焊工等特种行业资格证的退役军人,在京津劳务市场实现了好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唱响了家庭增收“致富曲”。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下一步,我们将千方百计做好退役军人的技能培训工作,让他们通过培训获取一技之长,拿到好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金钥匙’、敲开‘就业门’、奔向‘幸福路’、捧回‘致富花’!”丰宁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金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