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衡水新闻

桃城区主动谋划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倾力打造“京津研发、桃城制造”基地

在河北威昌佳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文博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见习记者 张正阳 通讯员 李国扬

近年来,桃城区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把握“协同发展”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交通、人文以及载体空间比较优势,争先进位、勇闯新路,主动谋划融入协同发展新格局,各领域协同合作不断深化。

压模、裁剪、钉扣、包边……走进河北威昌佳泰实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我们公司的前身是北京恒通腾发汽车用品厂,主要从事的是环保汽车脚垫、地胶、后备垫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威昌佳泰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真告诉记者,公司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宝贵的机遇,积极响应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产业转移的号召,于2017年开始从北京搬迁至衡水桃城区,2023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

据桃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希浩介绍,十年来,桃城区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为重点,全力融入京津、服务京津、借力京津,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区各部门紧盯北京目标企业,成立了引进央企工作专班,主动跑项目、跟进度,2023年注册成立了中交一公局(衡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同时以“廊坊经贸洽谈会”“衡水·北京投资环境说明会”“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为契机,重点发布对外招商项目150余个,总投资260亿元。

桃城区以京津冀区域为重点,通过开展“衡水桃城·北京房山招商推介会”“中国上市公司第十七届金董会暨衡水桃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目前,积极对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上百个,筛选符合该区定位的优质项目37个。围绕“低空产业、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教旅游、都市农业”六大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行动,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78场次,目前有29个项目已成功落户桃城区。

在顺隆千业河北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自动化控制设备。“我们公司的前身是北京顺隆千业电气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从北京迁至桃城区,政府帮助我们成功申报高新区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业务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中服务、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等新领域。”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毅说。2023年,顺隆千业河北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纳税200万元。

十年来,桃城区倾力打造“京津研发、桃城制造”基地,积极推进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建设。目前,桃城科技创新产业园、衡水智能制造产业园可以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类、孵化类、产业化类项目,并且配套设置了激励支持政策,已经成为吸引京津项目落地的重要平台。同时,依托中湖数字产业园、中关村e谷等平台,加快承接京津科技资源,积极引进一批高效益、低耗能的产业链项目和龙头型项目。

同时,该区始终坚持“雄安研发、桃城智造,雄安建设、桃城配套”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助推企业围绕雄安建设所需产品进行生产线布局,让更多的产品及技术服务雄安。开展“桃城桥梁配件工”等劳务品牌创建,依托衡橡科技、冀军桥闸等多家橡胶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预留见习和科研岗位,向京津雄等周边地区输出专业技能人才千余人。

此外,聚焦京津消费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桃城区打造实施一批低空游、乡村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推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研学到衡水”在该区落地落实。组织和美采摘园、世外桃源等10余家企业参加衡水市农产品供需对接大会,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桃城区将抢抓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桃城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全区六大产业集群,积极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领先、技术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同时立足“雄安建设、桃城配套”,引导创建服务于雄安建设的供应链基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衡水桃城力量。

2024-03-20 桃城区主动谋划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4591.html 1 倾力打造“京津研发、桃城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