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院玉顺 梁新明 樊凌宇)天蓝草绿、村居整洁、邻里和睦……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一个个美好场景印证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擦亮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底色。近年来,下花园区坚持规划先行,强基础、补短板,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2023年,下花园区优化城乡路网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及一体化建设项目基本完工,高铁广场对外开放,S342下广线等3个路网提升工程全部完成,城乡公交车全域免费,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畅通;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完工,新建了2个“口袋公园”,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评稳居全市前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花园乡大榛子栽植及深加工等5个项目全部完工,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8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定方水村、刘家庄村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今年,下花园区坚持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展现高质量发展新面貌,努力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区品位,推进老旧供热管道、换热站等系列改造提升工程,确保新建替代热源按时完成建设;提升城区排水防洪能力,年内完成8条道路的雨水、污水管道改造和雨水提升泵站新建工程;接续做好城市绿化建设,今年该区绿化率将达到43%以上,“口袋公园”数量达到12个;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餐饮娱乐、酒店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让城市更具烟火气。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开展村庄美化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85户142名监测对象实行严格审查退出程序,加快产业培育,拓宽村民就业增收渠道,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重点推进大榛子育苗种植及深加工等农业类项目年内投产达效,壮大宏丰纺织品加工规模,年内带动200人就业,力争今年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序推进乡村规划,着力抓好定方水河沿线“武家庄村—梁家庄村—唐家庄村”第一批省级试点片区规划;加强乡村医疗、教育、养老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审批、服务和综合执法效能,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抓好农村厕所改造、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和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实施城乡公共卫生间提升改造工程,严格落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实施城乡生活垃圾集转中心项目,确保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年内完成2个村的污水治理任务,确保今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加快实施S311线大修工程,推进G110至H110连接线和西辛线(沙沟桥)新建工程,高质量完成农村公路灾后重建项目,逐步提升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道路品质和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