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建卫
2月22日,张家口怀来县东花园镇,地面上还有一层积雪,气温零下6摄氏度。京津冀多家媒体的记者,在三地通信管理局的组织下,来到位于这里的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一探这个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节点具有什么样的神奇能力。
天气冷 技术新 双管齐下打造的绿色数据中心
走下中巴车,一股寒风迎面扑来,记者不由得把羽绒服的帽子戴在头上。“冷吧,天气冷是我们选择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呢。”张家口联通智算中心总经理刘晓毅边和记者握手边说。刘晓毅对记者说,一个数据中心的能耗主要来自服务器等IT设备和空调等制冷设备,能耗分别约占到45%和40%。因为高耗能,数据中心也被称为“电老虎”“不冒烟的钢厂”。
怀来县年平均气温9.1℃,较低的气温有利于高耗能设备自然冷却,能大大降低数据中心运行能耗。中国联通通过对数据中心科学选址,利用这里的自然冷量,来减少对制冷设备的依赖,可节约冷却能耗40%,预计年节约用电量约3.2亿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29.1万吨。
“我们还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为数据机房提供24℃的送风,将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到80%以上,PUE值降到1.2以下(PUE值是指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于1,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产业园的空调设备由系统进行精准自动控制,对温度的控制可精确到0.5℃。与传统空调相比,能节省大约35%的用电量。智慧化的集中监控系统,监控整个园区用电设备的耗能情况,系统还能根据环境、温度、光照等情况实时调控设备运行状态,把能耗控制在最优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对数据中心和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余热余能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增加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刘晓毅说。
距离近 组网巧 打造“身临北京”极速网络体验
“要让算力发挥最大效用,除了要解决算力调度这个技术难题外,还需要提供超大宽带、超低时延的网络直连。”张家口联通智算中心副总经理吴宾对记者说。
吴宾介绍,产业园距北京中关村科技园50公里,空间距离近。产业园打造了基于算网融合设计的服务型算力网络,园区接入包括智能城域网、泛在接入网、光传送网等在内的算力承载网络,实现区域间、区域内各城市间高速全光互通互访。同时,中国联通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作为张家口赛区通信保障单位,河北联通在全国率先采用京津冀一体化的组网模式,将网络布局方式由原来的从怀来经省内四地市绕行至北京,创新性地改为由怀来直达北京,时延降至2ms以内,并充分发挥区域内丰富的光缆资源优势,实现传输线路的最大冗余保护,为环首都区域重要客户提供超高水平算力服务,为今后的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提供了网络基础保障。
起点高 潜力大 建成“算力高效调度示范”点
河北联通政要客户中心技术主管蒋浩对记者说:“我们产业园是京津冀数据中心集群内投运的运营商目前在建面积最大、建设等级最高、机架规模最大以及供电、环评、节能手续最齐全的核心级数据中心,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成为全国两大‘东数西算’调度平台之一,将全面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
“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这一工程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于2022年2月启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个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是“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节点起步区布局的唯一节点。
产业园共规划了8.5万架标准机柜能力,可提供2200flops(1flops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算力服务,可满足大中型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金融及医疗教育企业等在网络、计算、存储、灾备等方面的多元化、定制化需求。
目前,项目一期已交付3800架5KW机柜,为处理数据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可对接全国各数据中心算力实现调度,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及时的算力服务,更好地赋能无人驾驶、车路协同、远程驾驶、自主泊车等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