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跑鞋脚上蹬,联名咖啡抢到“疯”,故宫口红唇上擦,身上穿着东北大花。国货“潮品”成了近期消费市场中“最靓的仔”。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二项重点任务明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国货‘潮品’”。
明清就开始流行的马面裙经过改良,数百年后再次引领潮流。“销量好的时候,一条马面裙一个月就能卖5万条。”“织造司”品牌合伙人谢凌龙说。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双11”,淘宝卖出了超73万条马面裙,能铺满105个足球场。
眼下正热的“国潮”,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创造出来的时尚品牌和产品。数据显示,服饰、美妆、黄金珠宝甚至艺术品等品类中,国潮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年轻人最爱。这种趋势在元旦前后极为凸显,主打国风的美妆、龙形生肖饰品,以及糅合舞狮、中国戏剧、古风等元素的保暖服饰成为了近期的消费热点。
乘势而上 国货“潮品”购买力“实强”
“不是大牌消费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2023年是国货收获满满的一年,66%的消费者表示计划增加对中国品牌的消费,近六成年轻人选择购买国货品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产业的兴起,国货国潮热度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与新国牌涌现在大众视野,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创新的服务质量,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2023年的“双11”是国货彻底崛起的一次检验,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一些国货品牌可以和一些国际大牌“掰一掰手腕”,甚至在一些细分赛道上已占据上风,迎来高光时刻。
“明清期间流行的马面裙,近几年再度火爆。我们店铺第一个爆款仿妆花马面裙,已上架三年,依旧保持每月上万条的销量,这种销售速度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织造司品牌合伙人谢凌龙说,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能够达到一年百万条的生产体量。
“我们从2022年开始尝试在服装中融入‘新中式’元素,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的‘烟雨谣’旗袍两件套一经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正尝试将刺绣、中国结等中式元素与秋冬大衣相结合,未来还会不断增加新中式的服装款式。”嘉兴市鹭青一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钱黎明说。
“2023年淘宝‘新中式’的日均搜索量较2022年增长超50%。‘新中式’赛道的蓬勃发展,来自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民族自信心提升的表现。”淘宝有关负责人说,2023年淘宝十大热销商品中,《孙子兵法》、酱香拿铁、马面裙、“玲龙一号”核能充电宝等具有中式元素的商品位列其中,显示出国货产品的高热度。
当传统文化遇上商品经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兼具潮流感、品质感的国货买单。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直接“变现”,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双11”期间,全品类统计中,网络零售额排名前20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据11席。
天猫数据显示,有243个国货品牌成交额破亿元。新老国货品牌在各行业都展示出强劲势头。美妆行业的国货全面崛起,佰草集增长315%,花知晓增长689%,可复美增长1745%;家居行业,老牌国货一骑绝尘,林氏木业、源氏木语、全友等率先破亿。
潮起东方
国货“潮品”在海外“实火”
前有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陆续在泰国、美国、澳大利亚落地线下门店,后有国货美妆出口额5年复合增长8.3%。
近两年,日本社交媒体上,出现一个新热门词“Chiborg”,它是由China和Cyborg合成的词汇,字面解释是“中国赛博格美人妆”,意指近乎机器人一样精致完美的妆容。
众所周知,日本一直以温婉、可爱、柔和的妆容著称,而Chiborg风格是明朗清晰的,黑色眼线凸显明眸,长眉入鬓,顾盼神飞,成为新一代日本女性的新尝试。
同样,韩国也掀起中国美妆热,花西子、INTO YOU等多个国货品牌频频出现在韩国明星的社交网络。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美容化妆洗漱品品类的出口额从2017年的38亿美元涨到了2022年的57亿美元。2022年,中国化妆品类商品贸易逆差为166.7亿美元,比2021年减少14.3%。这说明,如今的美容化妆品市场已不是欧美日韩品牌“称霸武林”,国货美妆已乘借着“东方美学”成为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心头好”。
欧美作为全球消费市场最核心的战场,是检验品牌出海实力的“试金石”,国货潮品能否迎来“大航海时代”。
从2023年以来,欧美的很多时尚博主就经常分享中国华为手机、新能源汽车,还有安踏、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在时装周秀场的视频,而承载着国人年代记忆的回力鞋,更是触动了欧美年轻人的时尚嗅觉,成为一种街头文化的流行符号。
波司登是较早探索国际化道路的中国品牌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波司登开始持续开展品牌的国际化探索。2022年,波司登英国伦敦旗舰店重新装修开业。2023年,波司登持续在巴黎、米兰、伦敦这样人流量密集的国际知名机场进行品牌形象传播,还成为首个在米兰·达芬奇庄园举办时装秀的中国服装品牌。
2023年圣诞节,欧美女孩们也体验到来自中国供应链的优势。自2023年5月20日,名创优品位于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首家全球旗舰店正式开业以来,盲盒等品类持续热销,圣诞节更是迎来一波购物高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美国已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名创优品营收贡献度第一大的海外市场,其中盲盒是最为热销的单品之一。
据SHEIN发布的消息,该公司预计在未来3年帮助包括中国商家在内的全球1万个商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帮助10万个中小商家年销售额达到10万美元。中国盲盒、美妆、电子产品在中国电商平台上,不断推动优质制造产品进入北美、大洋洲、欧洲、亚洲等地,成为欧美年轻人购物车里的必买品。
不难看出,国货“潮品”不只事关国内消费,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节点。盯紧这个关键节点,不仅能帮助国货品牌翻红“回春”,还能拉动制造、研发,带动就业、投资,助力经济全方位地“支棱起来”!
硬核品质
国货“潮品”内生力“极强”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2023年度热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当中李白在历经沧桑之后的写意抒发,也被许多国货品牌拿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曾经,进口大牌被国人竞相追逐,如今,国货“潮品”迎来最好的时代。
“国内消费者由国际大牌转向国货产品,是近几年非常明显的趋势。国货产品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都在提高。特别是一些老字号产品,近几年迸发了很强的生命力。”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说。
“近几年,稻香村把创新提到了企业战略层面,推出的多款创新糕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说,“文化自信给予我们更具能量的创新力,正是因为国民文化自信提升,才让老字号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点。”
和曾经“追求进口”不同,支持国货的观念深入新一代消费者心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认为,国货“潮品”火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心和支持;二是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也深入消费者人心。
在羽绒服领域,波司登的研发技术已足够制造出用于极地科考的专业级防寒服;高梵选择直接砍掉了非鹅绒产品,只做高端鹅绒系列,在面料方面,高梵黑金系列则强调采用了来自五个国家的多个专利。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兼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珊表示,首先,文化赋能,提高时尚设计能力,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者需求,传递文化自信,提升产品价值;其次,科技赋能,新材料、新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极寒保暖、凉爽排汗、抗菌、抗静电、耐高温等先进功能的“潮品”都要依靠科技支撑;同时,智能化技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应用,也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快速交货、远程试衣等新潮消费体验。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总而言之,伴随更大的政策支持,国货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后,势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从一次次撕下价低、品差的“旧标签”,到走上性价比高、创新力强、美誉度升的新路子,不少国货实现从“土”到“潮”的华丽“变身”。国货“潮品”,生生不息,让消费国货的习惯“永不退潮”。
(本报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导报、中国证券报、北京青年报等)(图片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