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26日,2024年春运拉开大幕。回家路上,涌动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温暖期盼。
这是一部热气腾腾的“流动史诗”,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和你一同走近春运一线,写下2024年春运的温暖记忆。
南来北往,路通人畅:“流动中国”活力足
2024年春运自1月26日开始,3月5日结束,为期40天。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叠加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运出行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春运首日,神州大地上定格下一个个热热闹闹,烟火气十足的春运图景——
华北平原,首都机场航站楼内,火红的灯笼、喜庆的年宵花和“新春游园会”主题景观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中原腹地,洛阳龙门站装点一新,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南北旅客送春联;西南地区,C6006次列车在川青铁路成都至镇江关段飞驰,“格桑花”班组用汉藏双语表达出行祝福……
“今年春运期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营业性客运量将达18亿人次,自驾出行客流约有72亿人次。”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说。
今年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将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力储备和统筹调度,努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看铁路,15.9万公里铁路上,平均每天有1.27万列旅客列车提供保障;看民航,数千条航线,平均每天有1.65万航班在空中往来穿梭。
公路方面,针对自驾出行客流,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多措并举改善自驾出行服务,包括加强拥堵路段的疏导,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优化清障救援等,同时通过研判,及时了解、分析春运客流分布特点,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应对。
服务升级,平安筑底:出行路上暖意涌
26日的广州南站,熙熙攘攘、人潮涌动。自动检票机前,35岁的张斌将身份证放在机器上,随后目视摄像头,“人”“证”“票”合一,闸机门打开,张斌迅速通过检票机,前往候车大厅等候开往家乡的列车。
科技的变迁,是时代发展最有力的例证;服务的升级,是“流动中国”最生动的注脚。
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内,随着春节临近,老人、儿童等特殊乘客明显增多。
“针对特殊出行需求,国航提供婴儿摇篮、无成人陪伴儿童出行等11项特殊出行服务的线上预订,还在全机队配备机上窄型轮椅,方便更多群体出行。” 国航产品服务部副总经理张红林说。
一年一度的春运,平安始终是回家不变的底色。
针对今年春运特点,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我们将全力做好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欢度春节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和保障。”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
“大包小包”“诗与远方”:条条路途年味浓
春运,恰似一辆时光列车,映照出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奔向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梦想。
在江西,去年底开通的昌景黄高铁迎来春运“首秀”,也带旺了沿线江西浮梁县的瑶里风景名胜区汪湖生态游览区。
在沈阳,满载500多名旅客的D8083次列车从沈阳北站出发,开启奔向长白山的冰雪之旅。来自南京的黄岚说,她和家人先到了哈尔滨,然后到了沈阳,这次是专程去长白山滑雪的。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北京至三亚、上海至广州等热门旅游城市航线,航班上座率已达9成。同程旅行春运出行报告显示,除了“南下避寒”,哈尔滨冰雪旅游同样十分火热,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客流大幅增长。
春运,是续接百业振兴之势的起点。
40天里,90亿人次行走春运路,呈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拥有旺盛活力的中国。历添岁月,春满山河。新的一年,必将是更加温暖的一年。
(记者樊曦、叶昊鸣、王聿昊、丁静、韩佳诺、谢佼)(据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