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2版:时政经济

边角料里寻“宝藏”

辛集皮贴画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文丽说:“这幅是《长寿永昌》,牡丹的反叶都是半浮雕式的,栩栩如生,小鸟看起来也特别逼真。”

这些花鸟鱼虫、山水风景,都是用皮革边角料制作的。辛集号称“千年皮都”,每年制革企业都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这些边角料丢了太可惜,于是巧手的民间匠人们经过十几道工序,把它们变废为宝,制成皮贴画,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陈文丽钻研这项技艺已经有20多年。从2014年开始她深入乡村,把技艺免费教授给农民,流程简单好上手,不少农民很快就能够独立操作。旧城镇雷河村村民赵艳春,现在就经常领些皮贴画加工的活儿,在家就能灵活增收。赵艳春说:“这个项目很适合我。农忙种地,农闲作画,啥也不耽误,平均每个月可以多挣1000多元。”

目前,这个市一共建设了5家皮贴画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学员上万人,全市专门从事皮贴画加工的有6000多人,年产各类皮贴画文创产品3.7万件,总产值超过700万元,产品远销阿联酋、韩国、俄罗斯等地,让不起眼的皮革边角料开出了“艺术之花”。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晓天)

2024-01-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1824.html 1 边角料里寻“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