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国海涛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杨雨熹)2023年以来,丰润区锚定唐山城市副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持续发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2.5亿元,增长5%,比2022年全年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9.6亿元,增长33.8%;实际利用外资1075万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564元和18994元,分别增长6.3%和7.4%。
项目建设成绩显著。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10个,成立市、区两级企业招商中心40家,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298.2亿元,谋划建设总投资8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1个,总投资478.3亿元的48个省市重点项目高效推进。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以丰润区为承载地的唐山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河北省政府列为9个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该区轨道交通装配产业集群被认定为首批河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家评审4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96家。引进科技成果14项,14家企业获评2023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家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该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8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4小时以内,“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分别压缩至23个和14个工作日。2023年以来,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经营主体1.2万家。
城乡建设持续发力。该区98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部开复工,谋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16个,创建和美乡村27个,新建翻修农村公路145.2公里。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新业态,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48亿斤。
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积极开展“创B争A促引领”行动,全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B级和引领性企业累计达到90家,8家企业完成环保绩效创A;113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还乡河、陡河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农用地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高质量完成4.3万亩国土绿化任务和22项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任务。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丰润区圆满完成“20+6”民生工程36项具体建设任务。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创新推行“1144”工作法;新增城镇就业1.03万人,超市达指标7个百分点。同时,出台“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23条措施,建成养老食堂41处;成立全省首家托幼协会,全区千人口托位数达到6.52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投资2.6亿元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入选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创新实验区;区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主体完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3个、省级卫生村189个,数量和占比均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