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代晴 通讯员史飞飞)眼下,沧州市运河区生产消费场景火热。“文旅产业成为发展的爆发点,随着春节临近,灯会、展览等项目成为引流重点。”沧州市运河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冉建良说。
聚焦大运河特色名片,运河区依托文化带建设,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近年来,运河区全面美化提升运河沿线整体风貌,大运河非遗展馆、大化工业遗存中心、沧州坊等文旅项目投入运营,运河市集、园博会运河之都环球嘉年华荣获“2023年河北省夜经济打卡地”称号。
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2023年,运河区谋划实施5000万以上项目106个,总投资1115.73亿元。园博园、大化工业遗存等20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促进招商,成立运河区招商投促中心,制发《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方案》等4个专件深入推行重点项目包联责任制,实现“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分包领导、一个服务专班”,先后赴山东、辽宁、广东、北京等地开展项目洽谈和考察40余次,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4.5亿元,其中签约项目3个,落地项目3个,在谈项目10个。同时,着力做强激光及智能制造主导产业,积极带动园区外工业企业入园聚集发展,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小巨人”企业1家,运河区特色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变。
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制定出台《运河区2023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及20个领域专项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服务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一日办结,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事指南网上发布率100%。建成“智慧云厅+人工办税厅”的智慧办税服务厅,实现从“解答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同时,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做好增值税定额认定调整,完善风险任务统筹管理办法,持续推进“金融超市”建设,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运河区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发展模式的升级转变。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以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计划为抓手,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进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艺革新,打造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力争在科技领军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以及关联项目和产业集群所在地区,聚焦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规模,放大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园区车间“满仓”生产。深入实施园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焦园区产业链,有效发挥现有企业人才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吸纳高校新型人才加入,加速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转型升级能力。
运河一脉水悠悠,运河区把城区经济指标转化为群众满意指数,其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