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沧州

新华区“四个工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报讯(记者代晴 通讯员李梦玥)沧州市新华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以“四个工程”为抓手,提经济、促发展、惠民生,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坚持“书记项目”工程

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小赵庄乡党委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契机,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重点,创新建立壮大村集体经济书记项目。结合各村实际情况,逐村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巩固提升计划台账,拓展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可持续性收入来源,摸清村内外闲置或低效使用土地、门面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提高资产利用率。截至目前,新华区产权交易平台成交交易业务22笔,鉴证金额330余万元,进一步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使全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持续稳定在10万元以上。

积极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经营,采用村企合作方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入股分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目前,已将小代庄和孙庄子村作为试点推进。

坚持“治理增效”工程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组织全区各村党组织每季度开展书记擂台赛,坚持“测试—述职—观摩”全方位拉练。理论测试内容涵盖党建理论、廉洁纪律、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应知应会知识,党建述职力求实事求是地总结近期的履职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实地走村观摩、互学互促,激励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党建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深入开展村党组织“争先创A”活动,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落实村干部管理监督“三审一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截至目前,各村共出动1700余人次,清理积存垃圾、柴草杂物1200余处,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素质提升”工程

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坚持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创新“1235”工作法,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长效化,严密制定培训学习计划,提高教育覆盖面和质量。依托本地党员教育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宣讲,实现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实施农村党员“先锋培养”计划,重点发展35周岁以下、高学历知识分子、致富青年等优秀人才,今年以来,在乡村共收到入党申请书80余份,推荐入党积极分子38名,发展对象12名,推动农村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保持发展后劲、提升党员带头致富作用打下基础。

坚持“项目优先”工程

激发基层党建发展动力

作为“拉开城市向东发展框架”的主战场,新华区在乡、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实践实战中锤炼党员队伍。城市更新项目全面开花,新华区先后启动的万庄子片区、王希鲁片区、吕家坟片区、解放路东延项目均完成协议签订率100%,按照工作计划,各安置区已陆续完成封顶。

重点民生项目着力推进,沧州市经贸职业教育园项目、沧州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项目、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均落户新华区,目前各项目现场有序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绿地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接下来,新华区将持续把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围绕“四个工程”,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奠定组织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2023-12-2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0215.html 1 新华区“四个工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