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衡水

衡水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5%;安平丝网产业集群营收年底将破千亿

今年以来,衡水认真落实《特色产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安排部署,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赋能、质量品牌提升、优质企业培育、金融助力、项目建设六项行动,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前三季度,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5%

本报讯(记者张梅胜 通讯员张正阳)12月14日,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前三季度,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德中介绍,今年以来,衡水市坚决扛起“把工业立起来”的重任,将特色产业强市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闯新路的关键举措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场景,不断深化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奋力打造立县兴市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主要有4个特点。

顶层设计日趋完善。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先后出台了《特色产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推进安平丝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衡水市丝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全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导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25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创新驱动、品牌营销、链条延伸、智能制造等12条路径,制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前已有16个集群完成了方案制定工作。同时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对17条产业链进行梳理,形成衡水工业大脑“两图、两库、N指数”和产业链“三个‘一’清单”,制定转型升级路线图,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5%;上缴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17%;集群内规上企业个数达到691家,增长8%,占全市规上企业的57%。2022年度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考核中,景县、安平进入全省十强(分列第5、10位),被评为优等县。

重点集群提档升级。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把丝网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实施“三个换代”(设备、产品、企业家),推进“三化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三季度安平丝网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761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年底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衡水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安平丝网产业集群的示范带动,景县橡塑管业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衡水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共2个,占全省总量的18%(全省两批共11个)。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衡水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全市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深州家居产业集群开展以商招商,加快项目建设,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增长27%,上缴税金9050万元,增长47%。故城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正大食品、以岭药业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亿元,增长29%,上缴税金1.38亿元,增长378%。阜城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借助“中华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形成了乳品、调味品、发酵制品三大系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增长14%,上缴税金1600万元,增长13%。

曹德中表示,今年以来,衡水认真落实《特色产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安排部署,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赋能、质量品牌提升、优质企业培育、金融助力、项目建设六项行动,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衡水市着力强链补链,加快技改升级,推动智改数转,增强产业内生力。做强创新主体,推进工业设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发展驱动力。加强质量管理,强化标准引领,大力培育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等,增强产业带动力。完善金融要素保障,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强化发展支撑力。狠抓招商引资,强化园区承载,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发展持续力。

2023-12-20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5%;安平丝网产业集群营收年底将破千亿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9777.html 1 衡水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