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保定

卫健领域省定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保定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托育机构37家

本报讯(见习记者赵鹏伟 通讯员杨雨佳)近日,保定市召开卫健系统2023年民生工程推进情况发布会。据了解,今年省定20项民生工程中,涉及卫生健康领域共3项,分别是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工程、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

截至目前,保定市托育机构示范创建、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覆盖全市,实现应筛尽筛。

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实现应筛尽筛

出生缺陷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文件提出要综合防治出生缺陷,促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保定市启动了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目前覆盖全市22个县(市、区),已为20.52万人次孕妇提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为16.02万人次孕妇提供耳聋基因检测服务,出生缺陷防控效果显著。

为保障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作顺利实施,保定市卫健委将其列入2023年度重点任务类绩效考核目标。保定市认定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定点产前诊断机构1家,定点产前筛查机构26家,形成以保定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为枢纽,相关医疗机构为采血点的筛查网络。

近日,保定市卫健委与市财政局制定并下发了《2023年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验收方案的通知》,对全市产前诊断机构、筛查机构、助产机构民生工程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验收,经评估验收,市级及各县(市、区)均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截至2023年11月30日,保定市开展孕妇无创产前基因筛查40714例、孕妇耳聋基因筛查37540例,已实现建档立卡孕妇应筛尽筛。

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连续2年将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和县委书记月点评核心内容,不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保定市已建成省、市、县三级托育试点258个,其中省级试点39个,市级试点100个,县级试点119个。各县(市、区)均有省、市级托育试点,实现了托育试点全覆盖。

全市托育机构达到795个,可提供托位数达到37181个,千人口托位数4.07个,能够满足有托育需求家庭的需要。

保定市年度目标任务是: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托育机构37家,增加受益托位1400个左右。

截至目前,保定市37家民生工程标准化建设机构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增加受益托位1495个。经托育机构示范创建省级验收评估组实地验收,达到四星级以上,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国青少儿脊柱侧弯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儿脊柱侧弯发生率达4.12%,年龄多集中在10岁—16岁。脊柱侧弯不仅会导致体态和众多脏器异常发育,引发心肺功能障碍和其他系统疾病,严重的还会造成瘫痪,影响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今年,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项目被纳入省、市2023年民生工程。

保定市卫健委会同该市教育局印发了防控工程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均成立了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领导小组,并规范“脊柱侧弯相关机构注册流程”和“学校管理端使用方法”,制作工作流程明白纸下发到各地,全市共设立45家筛查机构和35家防控机构。

截至11月30日,全市累计筛查1453454人,落实了应筛尽筛的要求,并同步建立了学生电子健康档案,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同时发布了2023年保定民生实事卫健领域工作完成情况。在保定市区50个点位全部完成AED设备投放装机,按照1:20比例,在安装点位进行操作培训,“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人员1598人,参与普及宣教群众2800余人,保康通平台和120调度中心完成对接,实现了通过“急救地图”快速查找AED设备,迅速获取地址完成派车,提高救治率。

2023-12-19 卫健领域省定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9709.html 1 保定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托育机构3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