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石鑫)近日,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扎实推进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在应急管理领域落地落实,着力从源头上、根本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家喜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题,加快补齐短板不足,构建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分析预判能力提升。健全分类监测体系,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灾害感知网络。建设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生产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开展综合风险会商,健全多部门、多领域专家参与的综合风险研判机制,为各级各部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推进应急指挥能力提升。完备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实战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完善预案。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改造提升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平台系统,将监测功能、信息传递功能、预警功能、应急指挥功能融为一体,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灾害事故处置提供支撑。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做好预警信息与响应启动的有机衔接,健全叫应机制。
推进隐患排查能力提升。强化常态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列出清单。组织开展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危险源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压实责任人和责任措施。
推进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增强紧迫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加快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党政议事日程和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动建立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增强防范意识,找准所在地区和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风险,广泛宣传教育,推动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推进灾害防御能力提升。谋划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森林火灾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森林火灾扑救能力提升等建设项目。科学规划布局防洪和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健全完善“天空地”一体化林火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推进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加强军地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强化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优化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形成全市“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开展专职应急救援队标准化创建,不断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推进物资储备能力提升。加强救援指挥通信等装备储备建设,充分考虑重特大灾害发生后,在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灾害环境下,有装备、有平台、有队伍,保证第一时间能将灾损信息报送出去,第一时间能接收传达救援指挥机构的调度指令。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鼓励家庭储备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增加储备品种和规模,建立快速调拨机制,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