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相合)“我家孩子通过康复训练,不到一年就可以独立交流了。”家住渤海新区黄骅市骅西街道的孙女士高兴地说。她的孩子莉莉(化名)今年5岁,被诊断为发育迟缓伴有孤独症,在当地博爱医院康复训练几个月,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
近年来,渤海新区黄骅市残联通过推进康复救助、志愿助残等系列工作,持续打造“阳光助残 点亮未来”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品牌,用心用情用力构建有温度、有力度的关爱保护环境,不断提升残疾儿童和家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康复是残疾儿童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渤海新区黄骅市残联坚持“救早救小、应救尽救”原则,认定了5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为全市适龄肢体、孤独症、智力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各定点康复机构针对每名孩子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让每个孩子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缓解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渤海新区黄骅市残联还向上级残联申请了儿童康复资金2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有40余名轻症残疾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回归正常,重症残疾儿童得到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