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霍少轩 牛笑)从雄安新区日前召开的雄安新区发展楼宇经济更好服务疏解推动创新创业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雄安新区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楼宇开发经营,对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入驻单位给予3年最高1000万元的阶梯式资金支持。
据介绍,雄安新区以新开发功能片区楼宇经济为载体,加快引导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吸纳创新要素资源、集聚高端现代化服务。截至目前,新开发功能片区市场化项目已有41栋写字楼、14栋集中商业楼、10栋公寓建成投用,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根据安排,明年雄安新区预计将有79栋写字楼、35栋集中商业楼、47栋公寓投入使用,市场化项目办公和商业楼宇总面积将达到约230万平方米,新区办公和商业楼宇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发展楼宇经济,是雄安新区为发挥办公和商业楼宇承接疏解、配套服务疏解、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功能,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集聚高端高新产业的重要举措。
不同于传统楼宇经济的“招租招购”模式,新区结合“先建城、后导入”的城市发展特点,采用楼宇经济发展“2.0”版本,即通过鼓励创建主题楼宇、协商楼宇发展定位、加强产业协作招商等方式有效增强新区楼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引导市场化项目建立“产业为主、园区定位”的运营模式,促使主题楼宇定位与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打造承接疏解、服务配套疏解和集聚高端高新产业的平台载体。
结合产业发展方向
创建16个主题楼宇
雄安新区积极开展主题楼宇创建工作,对于申报备案的主题楼宇即可按照《雄安新区楼宇经济疏解服务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阶梯营收条件后,分别给予运营主体100万元到300万元资金支持。
目前,雄安新区第一批16栋主题楼宇已集中授牌,主要集中在容东片区,包括软件(鸿蒙)、服务贸易、碳中和、智慧能源、中关村科技园、空天信息、智能网联、机器人创新中心、奥特莱斯主题街区等16个主题,紧密贴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集聚入驻单位。
发挥承接疏解载体作用
办公楼宇签约企业近200家
雄安新区坚持把楼宇经济发展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商务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引进疏解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商务服务配套企业等,支持疏解单位、疏解服务保障单位以及符合雄安新区产业准入的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经营主体,优先入驻新开发功能片区楼宇。
通过与楼宇运营主体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组织千企雄安行、重点园区和科创载体推介等专题活动,积极承接星网数科、中储粮交易中心、国药数科、航天爱信诺、中化学中科环境、中节能太阳能等多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地,引进普华永道、国泰君安、北京北咨等30余家服务配套企业落户,集聚奇安信、天融信、千方科技、竹云科技等40余家高端高新企业入驻。目前,办公楼宇签约企业近200家,呈现质、量并进的良好局面。
制定系列“含金量”政策
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楼宇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服务疏解和高端高新产业集聚的“新功能”正在加快形成。当前,雄安新区集中疏解承接区域、支撑服务疏解产业配套区域、安置居住服务区域三个层面片区融合发展,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平台开发三大开发同步推进,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三种能力正在全面增强。
新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引导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新开发功能片区楼宇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和实施细则,在发展主题特色楼宇、购置和租赁经营用房、企业人才培训和引进等方面对楼宇运营主体和入驻单位分别给予奖励支持。
对购买物业用于经营的入驻单位,可以享受购置合同金额4%标准的一次性资金支持;租赁办公场地的,可以享受3年不超过120万元合同租金30%标准的资金支持;对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入驻单位给予3年最高1000万元的阶梯式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等。
此外,雄安新区已相继印发实施总部经济、专精特新、服务贸易、外资外贸、空天信息、软件信息、城市鸿蒙、金融科技、会展业等多项细分产业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运营主体和入驻单位可以在从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下,叠加享受以上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