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万丽丽 记者 杨雨熹)走进唐山市燕南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尾气捕集提纯食品级二氧化碳(干冰)环保科技项目建设现场可以看到,土建及设备安装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现场忙而有序。
这是古冶区打造碳中和环保示范基地的重要项目,也是该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该项目是全国第二条、省内第一条水泥窑尾气捕集提纯示范工程,总投资3.34亿元,占地1.8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后,年可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10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0个。
“该项目以水泥窑尾气为原料,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压缩、净化、碳化,制得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进行存储,并开发成干冰等产品,实现了水泥工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商业转化利用双赢。”唐山市燕南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东红介绍。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12月底开始进行单机调试,单机调试完进行联动试车。项目竣工投用后,将减少公司30%的碳排放量。
今年以来,古冶区紧紧围绕全市“12345”工作布局,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深入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六大新产业”崛起行动和工业强企“1+1+N”专项行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谋划区重点建设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873.93亿元,其中22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清单。一个个重点项目汇聚成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奏响了古冶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古冶区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深入开展金融机构“大帮扶、大包联、大服务”行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着力营造最优金融生态。全面落实“20条措施”,实行精简程序“优化办”、创新模式“容缺办”,跑出了项目审批“加速度”。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帮扶”专项提升行动,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全天候服务,主动靠前纾困解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土地、环评、安评、能耗等制约问题,打通项目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