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子超 通讯员郭文静)日前,邢台举行2023年第三次项目观摩活动,与会人员分别到14个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观摩,互相学习借鉴各地吸引投资、推进项目的好理念、好思路、好办法。
前三季度,邢台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92.8%、107.15%。今年以来,邢台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在建项目抓投产、开工项目抓进度、落地项目抓开工、签约项目抓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有序开工、加快落地,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
“上新”一批重点项目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今年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在位于邢台南宫的河北路航重型钢结构有限公司新型桥梁构件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单体车间主体框架建设已基本完工,办公大楼内部装修也进入扫尾阶段,明年4月份项目有望实现全部投产。
邢台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邢台共举办三次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7个,总投资123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7.95亿元。”
“重点项目是支撑城市进位争先的重要动力。集中开工的327个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产业引领性和带动力。”邢台市发改委副主任褚路功说。
加强前期项目精细管理
高效推进早落地早开工
在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有效提升重点项目引领带动作用?邢台将重点项目工作重心前移,前三季度,共争列省重点前期项目40个,总投资373.15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与此同时,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协调督导,加速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为促使省重点前期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快建设,邢台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加强重点前期项目精细化管理。对省重点前期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创新管理,由“被动等”变“主动找”,由以往集中申报改为随时申报、及时办理。对符合省重点项目支持方向和投资规模的项目,完成备案(核准、审批)、取得项目代码后即可提出申请。
优化省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平台功能,实现省重点项目申报、日常调度、信息报送等事项“一网通办”。
实施“双赛马”激励机制
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启动20个县(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工落地赛马、建设速度赛马“双赛马”激励机制,是今年邢台做大做强重点项目数量、体量和质量的又一创新措施。
该机制确定6大类17项指标进行打分排名。其中,开工落地“赛马”内容包括省市重点在建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建设进度以及省重点前期项目数量和结转率。建设速度“赛马”内容包括集中开工项目、观摩拉练有关情况。每个季度,分别从三类平台县中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各选择2个县(市、区)作为“双赛马”激励对象。激励对象将可优先争跑省重点前期项目、优先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先安排中央、省预算内投资、优先安排省市产业基金、实行环保白名单支持保障,通过政策倾斜打通项目建设“快车道”,力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