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张存良)特色种植助民富,菊花吐艳产业兴。近年来,肥乡区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发展菊花种植,壮大集体经济,为当地村民打开了一条“花样”致富门路。
初冬时节,肥乡区天台山镇任堡村的千亩“怀菊”迎来收获期。在种植基地内,一朵朵菊花映入眼帘,香气四溢。抢抓晴好天气,每天前来忙碌采摘菊花的村民就有三四百人,为初冬的美丽乡村增添了一抹丰收的亮丽色彩。
“我们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村群众种植药菊5000多亩,预计收入可达3000多万元。”肥乡区天台山镇任堡村党支部书记樊长海说。近年来,任堡村党支部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辐射带动,着力发展观赏性强、经济价值高的药菊特色产业。
“最近,我们天天来这里采摘菊花,仅采摘菊花每天就能挣七八十块钱。”任堡村村民张存玲一边忙着采摘菊花一边高兴地说。药菊产业的兴起,不仅让村里的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道路,更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按照结构调新、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目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任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起到了以点带面、富了一片的效果。
“在种植药菊的基础上,任堡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成立了由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专门为菊花生产加工提供技术保障,初步形成了菊花种植、观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樊长海说,“现在,药菊产业已经成为任堡村实现持续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加药菊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菊花品质,提高产业附加值,使药菊种植成为我们村一张黄金名片。”
短短几年间,菊花产业已成为肥乡区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天台山镇任堡村种植药菊、东漳堡镇南赵村种植茶菊为示范,已辐射带动肥乡区发展特色菊花产业1.2万亩,年产值达到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