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吴兆军 林峪斌 田雄伟 武日泽)站在河钢集团邯钢能嘉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邯钢新区”)数字指挥中心,整个采、产、销、研全过程“一目了然”。10月26日,工信部公示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邯钢新区以“产品质量优化、产供销一体化”等11项智能体系榜上有名,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排头兵”。
今年8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通知,旨在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在各行业、各领域选树一批排头兵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邯钢新区贯彻落实河钢集团各项部署,深入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产业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建设了“铁前智慧中心”和“数字指挥中心”, 建设数字化智能产线,打造智能制造钢厂,不断推动高端产品提档升级。
邯钢新区建立了“三个智能中心”,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一体化协同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了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过程中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数智邯钢”建立起了智慧中枢。“铁前智慧中心”,对所有生产环节集中管控,将过去分散的42个中控室合并为一个集控中心,承担起1座原料场、1条球团生产线、2台烧结机、2座高炉的一级、二级、三级系统及焦化系统集中管控。“数字指挥中心”,打造高端智能产线,利用“智慧运营、智能工厂”信息技术,建设了“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五位一体的“智慧大脑”,呈现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沉浸式指挥”的中国式现代化钢铁工业制造场景。与此同时,邯钢新区还建立了邯钢华丰智能中心,实现对焦化和副产品生产实施集中管控。
此外,邯钢新区采用300多项先进的前沿钢铁工艺技术,300多个流程实现“智能化”流程控制;在能源管控方面,还实施20项“极致能效”推广技术,实现能源极致利用,自发电比例超100%,吨钢耗新水降至2.5m3。超低排放实施了30多项国内冶金行业首创的节能减排前端智能治理技术,利用厂区余热资源为周边乡村“绿色供暖”等,实现了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