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德胜 赵晓颖 王洪杰 记者张宝林)今年以来,抚宁区全面深入实施财政预算“全链条”绩效管理,不断夯实标准体系,强化审核把关,切实推动“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强引擎”。
健全标准体系,夯实预算基础。抚宁区将绩效管理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1+1+N”体系建设:《秦皇岛市抚宁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秦皇岛市抚宁区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抚宁区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抚宁区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各类制度文件。着力打造政府预算绩效、部门预算绩效、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绩效管理支撑、绩效管理责任五大体系。
加强事前评估,审核关口前移。抚宁区将财政绩效理念真正融合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全面实行项目入库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对部门单位申请财政资金安排的年初预算项目,以及年度执行中新增项目,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其中,财政部门遴选部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重点事前绩效评估,大力压减效益低、非必需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发挥资金效益。在今年年初预算编制过程中,该区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共计核减项目134个,核减项目资金6.33亿元,资金核减率达到24.3%。“减的是落后项目及资金,增的是高质量发展项目和强劲引擎。”抚宁区发展改革局项目负责人王焕臣说。
强化基层管理,提升业务能力。抚宁区全面落实绩效预算“全链条”管理,区财政局将各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各部门单位均成立绩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方案和细则,明确单位内部执行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监控、目标设定审核、绩效自评等工作流程与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开展。强化业务培训,多次组织绩效管理专家开展政策理论、目标指标设定、系统实操等全方位培训,提高各部门单位绩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管理水平。
开展项目评审,财审联动联资。政府投资项目占预算支出比重较大,为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抚宁区实行财审联动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设立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评估后纳入财政预算的,同时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与备案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对财政投资评审中介机构出具的评审报告组织抽查或复核,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科学精准投入。通过开展评审,2022年审减财政资金1131万元,2023年截至9月份审减财政资金821万元。
绩效评价跟踪,落实结果应用。抚宁区进一步完善“监督评价+业务科室+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联动工作机制,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组织对绩效报告初稿进行点评分析,确保评价质量。2022年安排的1190个财政预算项目(不含涉密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全部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评价金额20.8亿元(不含涉密),实现了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加强结果应用,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督促整改,重点绩效评价结果、问题整改落实等情况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实行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下的,按照10%—30%的比例相应压减该部门项目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