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静 通讯员高月坤 张璇)金秋十月,漫步在行唐县上方镇上方村的西苑广场,老人的交谈声、孩子的嬉笑声、健身队的音乐声绘就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谁也想不到,4个月前这里还是深达4米的垃圾坑,现在已经变成深受群众喜爱的小广场,原来的排水沟问题解决了,臭水坑也就不复存在了。”上方镇上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少鹏说,“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干群共商、共议、共建原则,从尊重群众生活习惯角度去创建。比如村内休闲长椅的位置、朝向,都是按照群众‘象棋点’‘亲子台’的日常休闲习惯去设置的,同时村里的长街花卉、绿植都是根据街边住户的生活习惯栽种,秧苗发到住户手中,让住户亲自种植、亲自照料,这也解决了后续管理难题。”
西苑广场的建成是上方村解决的“民生老大难”之一。据上方镇副镇长郭梦娇介绍,上方村在整治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沉下心,到村里实地了解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走访调研中发现困扰全村的“民生老大难”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该村通过排水沟拓宽重建,沟渠三面硬化,解决全沟西出水问题;新增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村民出行不再“卷裤腿”,尤其是主街翻修,不仅方便了本村,更为周边村民通行提供了便利。
行唐县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掘传承历史文化资源,使红色血脉得以赓续。南龙岗村依托其红色资源,精心打造占地5亩的应龙公园,并手绘红色历史文化墙10余幅,此外新建公园停车场1座,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归属感、满意度和幸福感。今年4月份,南龙岗村被评为“省级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
参观展板、触摸老物件、阅读文学作品,在行唐县东市庄村的“周喜俊文学馆”内,前来参观的孩子们对周喜俊及其文学作品兴趣浓厚。东市庄村在和美乡村打造过程中围绕文化振兴,深挖村庄文化底蕴及文化名人,打造了“周喜俊文学馆”“东市庄村史馆”,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行唐县东安太庄,大片大片的皇菊正在盛开。和美乡村打造过程中,该村始终秉持“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打造“两红一金”(即苹果、红薯、皇菊种植)产业。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人均每年可增收10000余元。2020年引进公司运营,建立了安太有机红薯种植基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把“小红薯”变成“大产业”,年人均可增收15000余元。
“近年来,行唐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军说。据统计,2021年以来行唐县建设省级和美乡村36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村3个,人居环境样板村175个,累计完成村内美化117万平方米、绿化36万平方米,累计创建美丽庭院21412户、精品庭院1438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