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晓璐)日前,记者从张家口市2023年全面推进种业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张家口市现有种子企业67家,种子企业的规模、数量、效益在全省名列前茅,有2家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4家企业进入全省特色发展种业企业,同时面向全国引进推广粮食作物品种300余个、蔬菜品种280余个,良种更新换代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张家口在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和科研院校共同努力下,种业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极争取种业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张家口市内科研院校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种业创新攻关;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种业绿色生产。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滴灌对喷灌漫灌、智能化滴灌对普通滴灌替代;推行控肥减药增效,开展统防统治和科学防控,推动种业绿色生产;建设种子贮备库,提升种子贮备能力,经过多年对种子贮备库建设,全市种子贮备能力得到加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确保供种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出动行政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120余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0余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00余次。
下一步,张家口将继续依托农科院、种子管理机构和有关企业,对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品质、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状评价分析;发挥河北北方学院、市农科院和相关企业的科研优势,强化马铃薯、谷子等省级育种联合攻关团队创新攻关能力,开展种业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马铃薯、谷子、燕麦、鲜食玉米等作物育种新突破;积极争取种业振兴项目,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种业企业与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形成长期稳定金融支持;科学布局特色种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杂交玉米、杂交谷子、马铃薯、燕麦等繁育基地;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重点地区、重点农作物实现企业、品种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检全覆盖;开展企业督查、市场检查和杂交玉米基地巡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