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衡水

衡水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完成既定目标

截至9月底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9443户

本报讯(记者卢婉凤 通讯员张正阳)日前,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衡水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衡水市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9443户,41787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衡水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杰介绍,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是衡水市2023民生实事之一,衡水市民政局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8758户,62488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710户,5381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0043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413人,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现已完成既定目标。

坚持高位推动,扩围增效机制逐步健全。衡水市民政局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扩围增效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建立周报告、周通报、重点帮带、重点督导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印发《衡水市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具体目标,细化任务措施,确保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扎实推进。

坚持精准发力,扩围增效工程全面摸排。衡水市民政局制定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集中核查工作方案》《低收入家庭摸底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指导各县(市、区)组织村(社区)开展低收入家庭摸底排查,集中开展核查认定。优化审核确认程序,将低保、特困和低保边缘家庭审核确认工作“三合一”。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用“铁脚板+大数据”的方式,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做好与教育、人社、医保等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预警,及时跟进排查。强化分类施救,与困难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分类实施救助帮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根据低保边缘家庭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分别给予住房、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为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提供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类救助。加强规范管理,实行低保边缘家庭证书制,做到低保边缘家庭“一户一证”“一证一码”,低保边缘家庭可凭证享受规定的社会救助和帮扶政策。

强化工作督导,确保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落实。制定考核标准,印发了《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试行)》,明确认定条件等6方面、27项具体评价指标。细化了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评分细则,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市、县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提升业务能力。3次召开民生工程调度会议,传达了解基层情况、解读重点政策、通报工作进展,并对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回头看”,对未纳入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的脱贫户、防返贫监测户等重点家庭进行再排查,严格按照《衡水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办法》规定完成审核确认。

注重宣传引导,持续营造救助帮扶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微信群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制定了进一步调整优化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政策措施,帮助基层减压提效。推进多部门协同救助帮扶,确保增强救助效果。

张杰表示,下一步,衡水市民政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攻坚专项行动“回头看”,对未纳入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的脱贫户、防返贫监测户等重点家庭进行再排查。将低保边缘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救助范围,区分家庭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救助需求,采取临时救助、服务类救助措施,或转介其它部门救助、社会力量帮扶。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主动向教育、住房、医疗等部门推送疑似低保边缘人口数据,同时从相关部门获取低保边缘人口所获得的相关救助信息,充分体现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的实效。

2023-10-25 截至9月底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9443户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6284.html 1 衡水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完成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