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8版:区域衡水

深州 旱作高粱“映红”致富路

深州旱作高粱丰收。

沉甸甸的高粱穗随风摇曳。

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高占峰 任玉静 摄

本报讯(通讯员高占峰 任玉静)连日来,深州市7700余亩旱作雨养高粱迎来丰收季。在深州市前磨头镇前磨头村,成片的高粱长势喜人,沉甸甸的高粱穗随风摇曳,掀起阵阵红浪。

高粱地里,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通过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200亩,化零散为集中,用于红缨子高粱规模化种植。”前磨头村党支部书记程宝峰说,今年高粱长势喜人,亩产400多公斤,趁着晴好天气,村里正在组织加紧抢收,收割后的高粱直接烘干送酒厂,节水省心还增收。

近年来,深州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实施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等项目,发展节水抗旱农作物高粱、油菜、谷子等品种,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在护驾迟镇后营村高粱种植田,一望无际的红高粱整齐排列,村民们驾驶机械抓紧收获,干得热火朝天。

“我们种的高粱品种是冀2号,亩产量450公斤左右。今年一共种了1500亩,全部是订单种植,保价收购,收益还不错。”后营村高粱种植大户张顺说。

据护驾迟镇镇长张金山介绍,该镇依托旱作雨养和季节休耕政策,以后营村、西安家庄村、孙家村等村为重点,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合作社流转土地、公司统一经营,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据了解,深州市推广种植旱作高粱、玉米、旱作油菜等节水作物9.24万亩,其中,旱作高粱种植面积7700余亩,进一步扩大了节水成效。

2023-10-1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5975.html 1 深州 旱作高粱“映红”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