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江涛 记者宋建军) 金秋时节,在乐亭县马头营镇尹庄子村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稻田内,农机手正在操作收割机收获水稻,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乐亭县拥有约全省四分之一的海岸线,境内近三分之一的乡镇毗邻渤海,约5万农业人口生活在“陆”“海”之间形成的广袤盐碱地带,有近20万亩不同盐碱化程度的耕地和荒地。
近年来,乐亭县持续对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探索构建新发展理念下盐碱地综合利用体系,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引进推广抗盐碱农作物品种等措施发展水稻种植8万余亩,作物亩产提高10%以上,新增粮食产量450吨以上,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系统化治理特色路子。 探索“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以渔促稻、以渔稳粮”种养新模式,在稻田中投放虾、蟹等适生品种,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弱碱水里长大的螃蟹,肉质甘甜紧实,产出量高,热销全国各地。
在轻中度盐碱化地带建设台田种植区,在重度盐碱化地带开展海产品工厂化养殖,乐亭创新致富思路,将盐碱地变成上可种植、下可养殖海产品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