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雷 刘仕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涞源县域最大的金融机构,涞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有着网点多、人缘熟、地缘广,与老百姓心贴心的诸多优势。为当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涞源联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便农”的政策要求,持续拓宽“三农”服务渠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为县域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的“农信力量”。
党建引领
打造金融服务“红色引擎”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农信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涞源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付学锋表示:“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涞源联社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决策部署,并将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党建+’多样化金融服务,力争使更多普惠金融资源配置到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一直以来,该联社始终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转型、金融服务、清廉农信等各个环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以高质量党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金融服务打造强有力的“红色引擎”。
该联社创新开展的“周五党建大课堂”活动,实现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党员政治能力普遍提升。每月举办一次的“党支部轮值”活动,全面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所有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得以有效提升。党支部严格落实的“三会一课”制度和各种组织生活会,使党员干部真正把理论学习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同时,该联社党委持续开办“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主题党课,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凉城清风·清廉家风系列故事”专题版块,确保全体党员严格执行各项党内制度,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入心入脑。在强化队伍建设方面,该联社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决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并积极完善考核体系,保障了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稳步提升。
精准对接 做好服务乡村振兴“主办银行”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涞源联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精准对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需求,并深入推进便民利企活动,主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同时,努力打造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升级版,为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突出贡献。
2月21日,该联社成功召开“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动员会,标志着该联社深化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迈入崭新阶段。该“综合体”集金融服务、产业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是数字化金融应用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功能,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得到了有效融合。
为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该联社在辖区内25个营业网点均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窗口”,并择优在县域内打造了十余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同时,与县域内17个乡镇开展战略合作,分别签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依托地域旅游优势,该联社联手七山旅游度假区共同推出了乡村振兴综合体七山旅游示范展区,为产业振兴、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打造了立体化服务平台。
未来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朝着“农业+旅游+文化”的方向迈进。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提供农产品供应;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丰富农村文化内涵。这种综合体建设模式,既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又能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该联社通过提供资金支持、运用政策扶持等方式,让农民和投资者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建设中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参与综合体建设,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涞源联社积极推行金融服务专员模式,与县委宣传部、中国广电共同推出全新金融服务专员模式,率先在全县158个小区设立金融服务专员联系牌,进一步增强了服务黏性,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社区群众只需通过公示牌,就能快速联系所在小区附近的农信网点咨询办理各类金融业务,拉近了农信社听民声、答民疑的距离,树立好“老百姓身边银行”的品牌形象,提升了群众办理金融业务效率。目前,涞源联社金融服务专员联系牌已覆盖县城所有小区,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能。
科技赋能 构建转型发展“新兴业态”
为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无缝隙对接,全面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该联社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创新推出了“信合佳”线上金融服务平台。这种新业态打破了交易场地限制,运用互联网渠道,让客户随时随地扫码一键购物,多途径分销农副产品,有效解决了商户物流及销售难题,为广大本地特产商户创造了更宽广的增收之路。该平台自上线以来,让涞源的土特产成为抢手的“金疙瘩”,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线上交易4万余笔,交易金额达300余万元。
目前,该平台累计发生绑卡交易42000户,新增聚合商户856户,激活睡眠卡747户,新增活期存款5000余万元,新增数字人民币9690户,手机银行新开及激活1432户。
涞源联社通过积极探索,利用线上线下联动,搭建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桥梁,达到了撬动消费需求、支持生产规模扩大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广大居民、商家、企业、客户的一致好评。
2022年以来,该联社共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10个、助农服务点13个,布放ATM自助一体机38台、POS机63台,推广农信e购4905户,用金融科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综合体线上与线下的同步建设,也大力促进了电子银行及存贷款等业务增长,进一步唤醒了乡村沉睡资源,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截至8月末,该联社发放涉农贷款金额242027万元,较年初增加12886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2636.22万元,较年初增加18920.81万元。
优化服务 擦亮农信服务“金字招牌”
作为涞源县域最大的金融机构,涞源联社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庞大的服务网络,不断优化服务、延展金融服务广度与深度,以开拓精神和创新之举进一步擦亮了农信服务的“金字招牌”。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位于涞源县城西南七山滑雪度假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国家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之一。作为该滑雪场的唯一金融战略合作伙伴,涞源联社自2018年就开始深度参与了七山滑雪场的成长,与企业一起谋划未来。4年来,涞源联社累计给予该项目2.6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为七山滑雪场的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间接带动周边开办农家院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周边百姓年收入增加近1万元,让乡亲们致富有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
今年7月,该联社重点打造的七山滑雪度假区乡村振兴旗舰示范展区正式开始运营。在示范区内农副产品展示区,涞源小米、土鸡蛋、山蘑菇、白酒、辣酱、食醋以及新鲜蔬菜等本地农副产品一应俱全,产品数量达60余种。丰富的农副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进场消费,仅7月30日一天时间就为合作的数十家商户销售农副产品3000余件,销售金额12余万元。依托“七山”品牌,实现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融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着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联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还全面推进支农支小工作。通过明确投放重点,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将资金更多向“三农”、小微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深入推进“双基”共建工作,全面加强了整村授信力度;开展“金融夜校”下乡入村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群众整体金融素养、提高金融扶贫政策知晓率;扎实推进定点包联帮扶工作,多渠道解决包联户生产、生活难题,帮助其寻找致富门路。
在此基础上,涞源联社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便民利企”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广聚合扫码支付、智慧场景建设,投入5台圈存机和80台消费机,为辖区学校量身打造“银校一卡通”支付场景,为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扎实开展“百行联千企”活动,深入县域企业了解相关诉求,对准关键要点精准施策,扎实在金融服务上持续加力;用好用足各项金融优惠政策,积极搭建平台强化银企对接,助力企业和银行协调发展,互利共赢。
值得关注的是,为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政策,践行金融为民的社会责任,9月17日,涞源联社又积极开展了“快贷”产品的宣传,截至9月21日,全辖共发放638笔,涉及贷款金额3548万元。这一惠农产品的推广是涞源联社优化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其便捷性、高效性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项金融服务深入开展,让涞源联社进一步增强了农村金融普惠性,畅通了农村经济内循环,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涞源联社打破了固化思维、顺应了时代潮流,加快了协同转型发展,有力激发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责任在肩,埋头苦干,党建引领,作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动员会上,涞源联社的奋斗者们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展现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展望未来,付学锋坚定地说:“涞源联社将充分把握农村金融市场新特点、新变化,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建设,进一步提高振兴乡村金融服务能力,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面对机遇和挑战,所有涞源“农信人”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启助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