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2版:时政经济

村民小积分 乡村大文明

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做好事就能积分,积分还能当钱花,您听说过吗?河北新闻联播“乡村振兴新发现”推出了文明“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报道。

元氏县的仝梅吕村从2021年就开始探索村民积分管理模式,积分以户为单位,根据订立好的村规民约赋予不同分值,比如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加10分、主动为村里建言献策能加10分等,这些积分能在村里的超市直接当钱花。

刘锁玲是仝梅吕村的小学老师,她家房前屋后总是打扫得干净整洁,邻里和睦,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是公认的“积分大户”。每次拿着积分卡到超市里换东西,是让她觉得非常有面儿的事儿。1个积分就相当于1元钱,5个积分就能换1斤鸡蛋。用刘锁玲的话说,钱多少无所谓,主要是这样的钱花得有一种荣誉感。

免费兑换,钱从哪儿来,成本谁担,能否持久呢?村党支部书记仝亚辉说,村里本身有土地流转、机器租赁、民宿经营等多方面的集体收益,村里拿出集体收益的一部分建立了这个超市,超市比较大,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里消费,超市也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积分换钱买东西,由村集体买单。这也算是集体经济的“二次创业”。

仝亚辉说,自从实行了积分制,村民参与公共事务、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高了,人更勤快、环境更美、邻里更和谐了。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大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这样的方法,值得学习推广。(记者 高航)

2023-10-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5357.html 1 村民小积分 乡村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