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贾玉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大街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户外劳动者,包括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多种群体,他们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辞辛苦。“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特别是遇到极端天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多亏有爱心驿站,在这我们可以歇歇脚、避避雨,多好啊。”新乐市的环卫工人张阿姨说。
近年来,新乐市坚持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目标,不断细化城市治理措施,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城市党建+爱心驿站”新模式,通过在市区主要街道创建“爱心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温馨“歇脚地”“加油站”,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打通服务基层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
本着“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提升覆盖”的原则,新乐市对全市现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青青驿站”“爱心驿站”等爱心站所进行全面摸排,将符合条件的爱心驿站进行再打造、再升级,统一纳入全市“爱心驿站”创建范围。同时,依托“新乐融媒”“新乐发布”“文明新乐”等新媒体平台在全市发布“爱心驿站”招募启事,号召城区范围临街的两新党组织、商超药店、银行超市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城市治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爱心驿站79家。
根据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实际需求,新乐市制定了《爱心驿站基础服务事项清单》,指导各驿站配备饮水机、休息桌椅、手机电车充电等服务设施,让新就业群体等能够“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
“结合创建文明城市要求,我们还对‘爱心驿站’标牌进行了统一设计、逐一编号,并在高德地图中进行标记,户外劳动者只需打开高德地图搜索‘爱心驿站’,全市‘爱心驿站’商户就会显示出来,劳动者可就近到周边‘爱心驿站’享受服务。”新乐市委组织部相关股室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