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3版:社会民生

“医康养”结合的样本

□记者 刘赛希

在廊坊燕郊,一个居住着5000多人的养老社区里,95%的老人都来自北京,这里就是廊坊市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

近日,“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来到这家养护中心,只见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步入宾馆式公寓,就像走进了一栋住户单元楼。外屋会客厅,沙发、电视、冰箱一应俱全,里屋两张单人床,床头挂着的一幅画别出心裁。以往老年公寓床头都是一排医疗带,用来插氧气瓶等,这里则是把各种接口都隐藏在了装饰画后面。

最让老人安心的,是屋顶铺设的天轨移位系统。抬头可见多条轨道遍布楼层各房间,天轨移位系统可以辅助老人像“荡秋千”一样实现转移,方便半自理老人站立、行走、康复、洗浴、如厕。

“你们看,这是老师留给我的剪纸作业。”来自北京的刘奶奶今年83岁,来养护中心三年多了。她告诉记者,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就是她寻得的最佳养老去处。一是医疗方便,不仅有三甲医院,还有社区医院。二是老人们年纪大了,众口难调,这里除了食堂,还有15处可以吃的小饭馆、特色小吃。三是房型任意可选。刘奶奶和她90岁的老伴儿住的三居室,这样,孩子们来看望老两口也有房间可住。

吃得丰富,玩得开心。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精神得到了极大满足。

“养老”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老百姓对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养老环境、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廊坊市积极承接京津养老服务功能疏解,打造“医养结合”协同养老新模式。

在养护中心内有一所老年大学,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设有书法、歌咏、剪纸艺术、模特走秀、电影欣赏等46门课程。

在娱乐大厅里,有打着架子鼓、意气风发的老爷爷;在书画室里,87岁的张爷爷在认真写着书法;健身大厅内,老人们一起踢桌式足球、健身、打乒乓球……让老龄变乐龄。

保健医生、护士也会主动上门服务,用标准化的健康管理模式,把医疗、康复、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心理服务、社工服务和精神文娱相融合。这已不单是机构结合,更是服务结合。

顶层设计之下,京津冀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已经实现了异地医保直接结算,解决了北京老人在河北异地就医的后顾之忧。

目前,养护中心正在开展三期建设,预计今年10月投用,规划建设床位近4700张。燕达养护中心将以更合理的空间规划、更完善的生活配套、更健全的医养康服务,为老人们带去更多的享老新选择。

2023-09-2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4794.html 1 “医康养”结合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