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子超)建设房产交易便民服务点150个,实行房屋交易+水电气暖一并过户;开展幸福安居创建活动,建设“美好家园”示范小区30个、完整社区试点4个;开展住宅小区高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98个老旧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日前,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邢台市住建局扎实推进“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行动,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150个房产交易便民服务点。积极拓展房产交易便民服务网点,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房产交易业务,选取符合条件的房地产经纪机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房产交易便民服务点,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房屋交易过户、开具房屋信息查询证明等业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房产便民服务点146个、智慧服务分中心2家,群众可通过“邢台市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中的“便民点导航”功能,自主查询并迅速获得最近的服务点位置。
实行房屋交易+水电气暖一并过户。积极与邢台市大数据发展中心进行技术对接,对涉及的房屋交易和水电气暖过户系统模块,从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合同签订方式、管理架构等开展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实现无缝对接、联动办理,实现“房屋交易+水电气暖”一次性过户“一并办理”。即:群众登录“便利邢”就能实现房产交易+水电气暖“打包套餐式”办理,无需再奔波多家单位、反复提交资料,既简政放权、提速服务,又方便群众、利企便民。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房产交易+水电气暖”业务4830宗。
建设“美好家园”示范小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好家园”创建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对物业管理全面领导,引导各地探索建立物业管理多方参与、协调运行机制。组织有条件的物业企业拓展多维度服务,开展助餐、照料、周末公映电影、免费洗车洗地垫等志愿服务和便民惠民举措。2023年,全市创建30个“美好家园”示范小区,并择优向省推荐10个省级示范小区。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结合城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提升完整社区覆盖率。目前邢台确定了信都区信达社区,襄都区顺德北社区、龙泉社区,南宫市冀南路社区4个社区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其中襄都区龙泉社区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省共3个)。目前,承担试点任务的单位正在按照方案推进相关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结合社区目前存在短板,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
推进住宅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按照“疏堵结合、先疏后堵、标本兼治”原则,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多方式、多渠道引进第三方充电桩企业,推进住宅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开展住宅小区高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1个小区增加783处充电桩共8632个端口,39个社区77家物业企业联系对接第三方充电桩公司商定加装事宜,25个小区正在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24处共1302个充电端口。张贴规范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通告11279份,发放“飞线”整治专项宣传单33251份,已经累计完成清理1109个小区5309条“飞线”。
试点推行“共享管家”。在信都区、襄都区试点推行“共享管家”机制,按照“物业打包管理、集中统一服务”的理念,辅以多重帮扶措施,把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内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整合打包引入物业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化零为整,统一服务,让物业企业在多个小区之间实现运营统筹、利益平衡,从而降低单个小区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探索实现市场化运行,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物业企业入驻难的问题。
下一步,邢台市住建局将紧紧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不断深化房产交易模式,不断提升房屋交易智慧服务水平的广度和深度,立足“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行动,在房产交易业务实现“便利邢”“冀时办”、APP“掌上办”、房产交易便民服务点“就近办”、房屋交易+水电气暖“一并办”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各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