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承德

围场:“双创双争”助推村美民富产业兴

本报讯(通讯员王东岭)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只见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小院映入眼帘,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似玉带飘舞……围场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双创双争”活动,实现乡村“气质颜值”和百姓“幸福指数”双提升,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愿景正在围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为提高基层供销社经济效益和资产利用率,助力乡村振兴,围场供销总社深入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在御道口牧场实施红泉供销合作社红泉宾馆改造工程,将该工程作为书记精品工程推动,6月底已投入使用。完成装修改造宾馆客房40间,装修改造附属用房675平方米。改造商超10间,改造保鲜库50平方米,改造冷库30平方米。通过内引外联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拓宽供销社服务领域,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确保了资产增值,成功地把“死资产”变为了“活资本”。

柿红钱袋鼓,人勤收获丰。在四合永镇鹿圈村西红柿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西红柿藤蔓连成一片,大棚内,碧绿的藤蔓上挂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果红叶绿甚是喜人。村民们穿梭其中正忙着将西红柿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四合永镇创建“党建暖民心红一线——‘抱团发展促振兴’”书记党建品牌,实行抱团发展模式,建设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项目。以鹿圈村为中心村,带动周边11个村合作联建冷棚,发展西红柿产业项目,建成占地622亩、478栋高标准冷棚,联合打造千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依托各项目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四合永镇设施蔬菜产业联合社。园区年总产值1000万元以上,可增加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30万元以上,同步带动各村5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自“双创双争”活动开展以来,围场全县37个乡镇51个县直部门共认领92个“书记党建品牌”和255个“书记精品工程”。“双创双争”工作专班严格按照《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党组织书记“双创双争”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推动各党委(党组)书记精品工程和党建品牌落地落实。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活动领导机构,统筹推动活动开展,下设办公室,成立“双创双争”工作专班负责具体工作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组建工作专班,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召开专题党委(党组)会议,深入谋划、全力推进、确保实效。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深化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领办机制,推行“1+3+1”领办机制和“三个一”调度机制,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工作专班通过开展一次台账梳理、进行一轮实地督导、实施一批跟踪盯办、收集一波宣传报道的举措,不断推动各党委(党组)书记精品工程和党建品牌落地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随着“双创双争”活动的开展,一个个鲜活案例不断涌现。其中,黄土坎乡创建“黄土坎乡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书记精品工程。利用海字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探索建设集林下经济开发、农事休闲体验、餐饮农家乐、农副产品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聚焦特色要素,挖掘特有元素,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旅游”的产业拓展新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果。

聚焦成果转化,强化质量争效。“双创双争”工作专班已完成全县37个乡镇51个县直部门总计92个“书记党建品牌”和255个“书记精品工程”的实地督导指导工作。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点对点指导,督促完善提升。专班加强与各单位党委(党组)针对“双创双争”工作的联络和沟通,同时做好指导和督导工作。及时疏解难题、总结经验、发掘亮点,助力“双创双争”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3-09-1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4676.html 1 围场:“双创双争”助推村美民富产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