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军 赵聪 王勇 刘沧伟 刘冰
定兴招商引资工作出现可喜局面,他们通过突出“三个高”,精准招商发挥“头雁效应”;围绕“三个强”,部门凝聚精准招商“协同效应”;开展“三个行动”,政府践诺诠释精准招商“信任效应”等三种效应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擦亮招商引资“金名片”
去年以来,定兴县招商引资工作出现可喜局面,2022年入库项目39个,超出保定市下达任务数56%,招商引资年度考核排名保定第3;今年1—5月份,累计开工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118.2亿元。定兴靠什么实现招商引资工作弯道超车?调研发现,“头雁效应”“协同效应”“信任效应”等三种效应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突出“三个高”,精准招商发挥“头雁效应”。一是高水准规划。聘请德勤、中咨、中规院等专家团队,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研究,明晰县域经济、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确立打造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都市农业四大产业体系,为开展精准招商明确了方向。二是高频次招商。据统计,该县2022年由县领导带队分赴9省14市开展招商81批次,进行项目对接100余次。今年一季度,党政主要领导跑办对接中央部委、央企国企等84次,跑办次数排名保定第一。三是高效率推动。“量”提升的同时,定兴也跑出了招商引资“加速度”,60天携手五得利、38天牵手同福,华美食品项目实现了当月签约、当月供地,五得利面粉、闽辉食品、首粮食品等项目也纷纷落地该县。
围绕“三个强”,部门凝聚精准招商“协同效应”。一是强机制。围绕四大产业,建立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任“链长”的招商产业链条工作制,在开发区、工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分设产业链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明确招商专员,定期分析调度,形成了由发改局总牵头、四大产业链招商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的协调联动招商机制。二是强平台。对内,设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作为招商引资独立组织机构,公司化运营,统一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外,在北京、福建、深圳等地设立驻外招商办事处,进行形象展示和招商洽谈。如驻晋江办事处开设了“定兴县食品产业推介展示中心”,已吸引巧妈妈等10余家食品企业来定兴洽谈项目合作。三是强队伍。面向全县公开选拔7名年轻干部就职招促中心,担当“生力军”。全国范围聘请院士、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等担任招商大使,组建“智囊团”。截至5月底,招商大使累计引荐项目50多个、签约9个。选派优秀干部到北京丰台区挂职锻炼,学习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运营经验,培育“人才库”。
开展“三个行动”,政府践诺诠释精准招商“信任效应”。一是高标准园区建设行动。其一,破瓶颈。强力推进开发区北区建设,产业发展区土地手续齐全,实现了土地等项目。其二,引活水。推行轻资产重资本招商,授权黄金台投融资有限公司采取“融资平台代建+企业招商”模式,规划建设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3个标准化产业园,已签约落户金德测控等4个项目,实现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其三,筑凤巢。积极申请专项债券资金,启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中心建设,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高端酒店、三甲医院等设施,打造城市会客厅,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二是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其一,优政策。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科技研发等政策支持力度。连续三年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集中签约大会,累计斥资1.76亿元表彰奖励企业,用“真金白银”重商安商。其二,重改革。建立县行政执法全流程备案系统,执法部门入企执法前需网上备案申请,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开辟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免证办”“网上办”,创新推行“五全代办”,推出企业新建、政府新建等4项套餐服务和企业开办、建设审批等5大类114项点餐服务,用贴心服务尊商亲商。其三,畅渠道。建立企业家“半月谈”机制,累计举办“半月谈”23期,为企业解决问题60个,收集建议53条。创新推出“定兴营商事事通”信息平台,多渠道了解企业,用真心实意暖商护商。三是“定”字系列品牌打造行动。立足定兴实际,借鉴东莞“莞家”系列品牌做法,打造了“定”字系列品牌,即“定能快办”的政务环境、“定享公平”的市场环境、“定有法治”的法治环境、“定守信用”的信用环境、“定融易贷”的金融环境等“定”字号营商品牌,擦亮招商引资“金名片”。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精准招商的定兴样本具有以下特点:
绘制“一张图”海纳信息。做好招商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和招商工作者,时刻绷紧招商弦,广泛关注信息源,尽力多搜罗招商信息。定兴就是依托“信息汇集-信息捕捉-信息研判-精准定位”纵向信息体系建设,打造招商信息池,优选招商信息。围绕“一个链”精准推进。全面系统分析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都市农业四大产业体系,每个产业都绘制“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四张图,厘清“企业清单、项目清单、集群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五张清单,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按图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开发区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培育“一队人”久久为功。招商引资,人是关键。该县通过“借力-引力”和“引进-学习-培育”两种方式,打造出了一支懂专业、懂政策、懂企业、懂谈判的复合型招商队伍;打造“招商+”工作体系,通过设立驻外招商办事处、聘请招商大使等,吸引了更多关注和投资。建强“一个园”充分准备。项目既要能招得来,更要能落得下。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园区,三年来持续推进园区“双九通一平”建设,陆续建造集中供热站、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在园区硬件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基础上,推动数字赋能园区发展,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物联网支持。强力推进“万亩”开发区北区建设,产城融合区和产业发展区建设同步实施,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借势雄安新区发展做足准备。打造“一张牌”最优服务。着力构建以“政府诚信”为核心的营商环境。重点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带领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跑办相关手续,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高效为企业解决难题。推进企业项目全程代办,严格界定代办环节各项指标,推行“一站式”服务,构建“全方位、高效率”项目服务体系。严格执行重点企业“宁静日”制度,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调研中企业家均反映,之所以把项目落地定兴,看重的是“政府诚信”,是当地政府“说到做到”的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孟浩军 赵聪 河北省政府研究室;王勇 刘沧伟 刘冰 保定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