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洁 李笑笑
初秋时节,长风万里。作为河北省第八届(保定)园林博览会重要内容之一,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保定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论坛如约而来。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思想盛宴,包括王建国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从新视角、新设计、新趋势等多个维度,探讨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为园博会把脉定向,同时向外界展示保定城市文化精髓,推动城市建设质量及品牌形象全面提升。
“从‘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是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使命。象天法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城市发展‘因天材,就地利’的规划思想今天并没有过时,必须倡导绿色城市设计的‘生态优先’准则和‘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以《从“自然中的城市”到“城市中的自然”——天人合一、环境共生的城市设计》为题作了报告。
如何使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环境伦理的善意?针对这一问题,王建国院士给出答案——适建性。他说,自然生态系统承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是有限的,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公园城市”模式、“山水林田湖草”的“N规合一”都是关于城市发展底线的基本要求,应精心设计和营建强度适宜、环境友好及自然和谐的建筑及其人居环境。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Eco Summit主席李百炼以《以流域生态技术的创新打造中国新型、智慧生态城市》为题,带来前沿理念。他倡导的师法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即模拟自然,尤其是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修复过程,为与会者打开了思路。对于今年夏天保定等地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李百炼认为,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防洪防旱内涝是当下的共识,应从区域、流域的尺度上重新考虑“治水”理念。
同样带来先进理念的还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朱祥明,他的报告题目是《从绿化面积到生态空间的观念转变——对公园城市的理解》,通过近年来上海城市绿化的巨大变化,引出人们对“城在园中”城乡生态空间体系的思考。在他看来:“展望明天,仅仅以绿地面积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绿地面积’指标到‘生态空间’的规划,这不仅仅是‘尺度’的变化,更应该是观念的变化。”
一个个精彩的报告启迪思想,碰撞智慧火花,掀起头脑风暴。
在现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宇分别以《建筑与自然的交互·技术与诗意的链接》《碳中和背景下的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风景园林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优秀实践经验,群策群力,就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广泛深入交流,共话未来发展。
“听了专家们的报告,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将把这些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多开发对城市和自然有益有帮助的产品。”河北生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柴静参加论坛后,感觉收获满满。
保定市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许梦娇也深受启发,她说:“城市设计跟风景园林结合越来越紧密,在风景园林这个学科上,我们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也学习的越来越多,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让城市更好地向自然城市发展。”
台上专家“传经送宝”,台下嘉宾激情满怀,一个个城市绿色发展新理念厚植了生态底色,绘就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