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是发展“晴雨表”。近年来,石家庄市鹿泉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安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获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区。鹿泉区以有为政府提升市场效益,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区、魅力鹿泉、生态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营造服务周到、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对内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催化剂”,对外是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名片”。
一直以来,鹿泉区高度重视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紧抓不放。该区在常态化落实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审批“领帮代”服务,通过建立“5分钟”办事机制,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全力做好企业服务,通过定期开展“企业家·区长恳谈会”,持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在健全政策体系方面,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创造性出台区级系列配套措施,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实现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帮扶、全方位保障。
该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先后出台《关于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按照《石家庄市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要求,将高频、常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成13类套餐,通过冀时办App,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不见面审批。
鹿泉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办事环境,全力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推行企业开办智能审批。注册企业时,由智能AI审批系统自动抓取审批材料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进行审核,全程无人工干预,营业执照免费邮寄,电子营业执照实时自助发放,真正实现企业设立“秒审秒批”、营业执照“立等可取”。通过AI智能审批,企业注册登记审批时间57秒左右,个体营业执照审批时间35秒左右,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
鹿泉区不仅下大力深化行政改革,优化政务流程,还不断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方便,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通过“简政放权”,以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营造竞争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
“我们选择入驻鹿泉,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支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因为鹿泉是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跟我们的业务匹配度非常高。入驻以后,希望能有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北京瑞控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健表示。
营商环境好不好,不仅要看量化指标,更要看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的实际感受。近年来,鹿泉区积极发挥出政策、定规则、搭平台、创环境、搞服务的作用,坚持“政策引领、科技赋能、金融助力、人才支撑”,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基础保障。入驻该区的企业,除了享受一系列惠企政策和上市激励政策外,鹿泉区还强化了人才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人才引进、落户、培育等,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鹿泉区先后出台了《石家庄市鹿泉区高层次人才奖励暂行办法》《石家庄市鹿泉区柔性引才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并从实际出发切实为企解决用人难题。
招才引智,与企业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设立了人才绿卡、高层次人才服务等窗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率先实施人才绿卡制度,深化“一张绿卡管人才”的理念,落实人才子女就学生活补贴等人才绿卡服务项目,整合人才管理服务资源,为人才在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社会保险等十二个方面提供30多项保姆式便利化服务。
率先建立人才公寓+货币化补助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投资4.2亿元建设的419套高端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转化人才公寓190套全部实现拎包入住。
率先创建全省首个人才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人才服务高效信息化管理。
率先组团深入高校开展宣讲招聘,打响“遇见鹿泉 预见未来”引才品牌,先后与河北工业大学等15所省内外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石家庄)、燕山大学(鹿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鹿泉。2018年以来,全区新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超万人。截至目前,拥有人才绿卡持卡人才石家庄市A卡67人、B卡1250人、鹿泉区C卡6680人。
营造多元覆盖、保障顺畅的金融环境
今年4月,河北省石家庄市金融助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银企对接会在鹿泉区举行,通过政府搭台,实现银企面对面沟通交流,加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互赢,加速推动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
今年5月,共青团鹿泉区委联合该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举办了“金团助青企”启动仪式暨“金团青企”对接会,为金融机构和青年企业家们的信息共联、资源共享、协作共通、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构建“金融业服务支持+团组织协调推动+青年自主创业+青年创业型企业创新发展”的“金团助青企”工作模式,为全区45周岁(含)以下青年创业者提供政策资金扶持。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种植养殖业、旅游康养、清洁能源、互联网、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
今年8月,鹿泉区组织召开政策性银行宣讲暨银政企对接会。精准把脉企业发展需求,搭建银政企沟通对接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鹿泉区设立了首贷续贷服务中心,集金融政策宣传、信息集成、业务咨询、信贷融资、担保增信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汇总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种信贷和担保机构产品,形成“金融产品超市”,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在鹿投资兴业,背后是各类要素得到全方位保障。
营造遵纪守法、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鹿泉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进行政裁量权制度和包容审慎监管政策的落实。针对不同级别监管对象,实施基于信用风险分类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低风险企业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加大对高风险企业的抽查比例,大力普及“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对违法者利剑高悬”的监管理念。在行政处罚方面,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确保在办案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条款,在落实过程中体现公正、公平和合理,切实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打基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鹿泉区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制度,坚决破除隐性壁垒,通过构建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让他们安心闯市场、创新业、谋发展。
为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鹿泉区司法局以行政执法、公证、调解、法律服务、司法鉴定五项职能为“线”,将南、北、中三大片区作为“面”,全力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走深走实。针对“一刀切”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等情况,采取多措并举的方法进行整治。深入行政执法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所需所盼。此外,还通过认真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等方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实,优化了营商环境,更好地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营造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持续优化信用环境,让信用“有形”“有价”,是鹿泉区做优营商环境、厚植投资沃土的重要抓手之一。
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开展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同时,还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全量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鹿泉区全面落实国家信用修复的标准和流程,规范信用修复,畅通线上线下渠道,定期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工作。
推出“信易+承诺”与行政审批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施事前公开承诺、事中加强核查、事后精准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以“信用+承诺”的方式实现审批监管闭环管理,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申请人没有违法失信记录的,自愿做出信用承诺并填写告知承诺书,窗口工作人员当场做出审批决定并为其发放许可证书,并将企业承诺及审批信息即时推送至各行业监管部门。若申请人未按承诺期限提交材料或不符合要求的,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并将信息推送至行业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在核查中依规予以查处,将申请人失信信息推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依规形成告知承诺失信行为记录,形成管理闭环,杜绝监管“真空”。目前,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等31个事项实行信用承诺制,通过信用承诺制为743家经营主体当场发证,赢得了企业一致好评。
鹿泉区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发展方向,以经营主体满意为标准,着力补齐短板弱项,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鹿泉形象”的理念,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有活力的营商环境,让更多、更好的项目在鹿泉落地开花。
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区域竞争的“软实力”。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文明程度和现代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鹿泉区优越的营商环境,让知名商企、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新兴产业、先进技术、外来资本不断涌入……鹿泉区如同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为高质量发展积蓄着加速奔跑的力量,全力开创新局面,奋力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