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承德

围场万寿菊种植为百姓带来“金色”收益

本报讯(通讯员王东岭)近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在围场塞罕坝生态文明创新研究院举办万寿菊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签约仪式。中国农业大学、省科学院、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省机电一体化中试基地有限公司的专家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的代表、万寿菊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大户,共5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万寿菊繁育技术与产业振兴”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斌、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岗位专家)边光吉等专家进行了深入讲解。

此次万寿菊产业发展研讨会,旨在进一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切实开展万寿菊种植技术推广、产业创新发展。探讨万寿菊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区域万寿菊产业新优势。提升万寿菊产业影响力、攻克万寿菊育种新技术,打造万寿菊育种、采摘、加工产业链条跨越发展新模式,推动万寿菊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聚融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覆盖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9个乡镇25个行政村,面积达5000余亩,受益农户达600多家。

张家湾乡稳步推进“双创双争”活动,打造书记精品工程。帮助聚融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完成转型升级,由现1000万元升级成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建设年产万寿菊色素颗粒10万吨生产规模的加工厂及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党支部+公司+基地(园区)+农户”发展模式,以现代精深加工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万寿菊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同时,通过转流土地、劳务用工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万寿菊特色产业,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金色”效益。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立足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将万寿菊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之一。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沿线种植万寿菊,大力营造万寿菊旅游观光区。以“花”为媒,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采取“旅游+”发展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训,推动万寿菊产业发展,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新业态。

2023-08-2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3531.html 1 围场万寿菊种植为百姓带来“金色”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