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唐山

宜居宜业宜游

迁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汉儿庄镇杨家峪村。

俯瞰高家庄村全貌。迁西县委宣传部 供图

本报讯(通讯员王春清 王向飞 顾大鹏 记者冯立华)今年以来,迁西县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抓手,强化“四个坚持”,破解“四个难题”,打造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党建先行,破解“单打独斗”难题。组织县人居办和各乡镇业务骨干到各地学习先进经验;把全县的“党建网格”就地转化为环境整治“包干片区”,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双带”模式,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行“支部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模式,党员干部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中来;经常集中开展“敲门行动”,对整治效果不好的村限期整改;通过电视、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共创共建氛围。

坚持多方筹资,破解“投入不足”难题。主动出击争取上级资金,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按规定比例做好县级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对县域范围内主要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由镇财政出资进行整治提升。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先补”的形式进行激励,真正体现“实干得实惠”。发动乡镇机关干部、乡村教师和假期返乡大学生参与墙体美化、节点设计、志愿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占33%,县级投资占23%,镇村两级投资占37%,社会投资占7%。

坚持因地制宜,破解“千村一面”难题。按照“三环五带六片”的和美乡村布局,提升和新建一批和美乡村。到2025年,全县和美乡村达到100个以上,占全县总村数的24%。打造景观节点,各乡镇组建专门的景观节点设计小组,运用废旧砖瓦、农业用具,精心打造村口景观、广场景观、墙体景观。今年新建“小三园”878个,新建景观节点216处。深度挖掘板栗文化、长城文化、滦河文化等文化内涵,打造了杨家峪村、李家峪村等80多个特色文化村;注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明新风等元素,建设了白堡店村、高家庄村等一批具有迁西特色的人居环境精品村,让和美乡村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坚持奖惩并举,破解“重建轻管”难题。建立督查暗访制度,由县人居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组建专门督查组,常态化、不定期督查各乡镇、村长效机制落实和环境整治情况,目前已整改问题600余个。建立观摩剖析制度,推行“解剖麻雀式”观摩评比新模式,每次选取1—2个乡镇,县四大班子领导全员参加,逐村观摩。每次重奖小组前两名的村,对小组末位的村,要求在大会上作出检查,并由纪委监委追踪问效。目前已开展观摩剖析8次,对全县所有村进行了拉网式解剖,对33个后进村进行了问效整改。建立分级考核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领导班子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制定月考核评分细则,县人居办负责考核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县住建局、水利局、环保局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分战线考核。各乡镇负责考核所辖村,奖优罚劣,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2023-08-24 宜居宜业宜游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3297.html 1 迁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