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苗凤强 王海霞 安东)近年来,阜城县古城镇党委紧紧抓住作为全省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坚持以党建为本、法治为魂,突出“四优两强”标准,大力创建“法治文化小镇”市级基层党建示范区,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亮色。
坚持党建为本,为法治建设铸魂。建立党委书记负总责,8 个党建责任区、79个基层党支部、237个网格党小组、464名党建网格员各司其职的五级党建网格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党员的精准管理、对群众的精细服务。健全基层执法机制,设置了接待中心、综合指挥中心等5个办事机构和4个执法中队,实现了数据中心、指挥调度、矛盾调处三位一体,做到一套清单管权责,一张表格管检查,一个平台管指挥,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套机制管监察,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了权、责、利统一的管理机制。浓厚法治文化氛围,把法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各具风格的法治公园、法治广场,绘制法治墙体画、法治文化宣传橱窗等。
坚持示范带动,打造法治建设示范区。抓住司法部帮扶古城镇西马村的有利契机,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创建法治小镇党建示范区。开展打捆式创建,把示范区创建列入镇、村两级书记“基层党建项目”,每个村均安排1名镇班子成员分包,建立清单、挂账督办、完成销号。聚力数字化服务,配备了“法小加”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满足了村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需求。试点搭建“云窗代办”智慧服务平台,37 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镇村办理,完善“代帮代办”和“服务上门”机制,村均代办完成率达到 95%。培养专业化人才,邀请司法局等单位骨干,对村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开展法律知识、法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坚持惠民利民,推动法治建设生根。提升服务质效,加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推广法治乡村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使用,基本实现了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联通互动、一体化服务,村民线上可以找律师、问专家,线下可以到法律服务室。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懂法支书”系列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了乡村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古城镇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并受到中央综治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