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杜一方 黄江林
自7月29日开始,京津冀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现特大暴雨,给城市运行带来挑战。京津冀各地防汛部门闻“汛”而动,坚守一线,全力作答防汛“考卷”。
7月29日11时45分,北京排水集团启动防汛特级响应。集团防汛指挥部各级人员到岗指挥,各分指相关人员到岗,所有水厂及泵站人员全部在岗值守。
“这里有树叶,咱们赶紧清掏一下。”在北京市东二环附近的春秀路上,邵松松与同事一把一把地抓起雨水篦子上的垃圾与树叶。
邵松松是北京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运行二班副班长,在这次降雨过程中,邵松松所在的班组被划分为数个抢险单元,他被任命为巡查小单元的单元长。除了负责巡查道路、胡同的路面情况,检查雨水口外,他还得跟辖区内的街道、社区、警察互通信息,一旦发生积滞水险情,必须立刻出发。
日前,受暴雨天气影响,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当地河流水位上涨,多座桥梁受损。7月30日晚8时许,国网阜平县供电公司城南庄供电所辖区的10千伏马兰547线路故障停电。一直在供电所值守的外勤班班长李雪炜接到通知后,立即带领抢修人员驱车前往,分成两组沿线路排查故障原因。
抢修车外暴雨不停,天黑难行,一路巡查到达麻棚村附近,大家发现唯一一条通往村里的漫水桥已被暴涨的河水淹没,车辆根本无法通过。有着20多年抢修经验的李雪炜当机立断,“下车,咱背上工具走过去查找故障原因。”
步行约半个小时后,伴随晃动的手电光亮,李雪炜发现了山坡上的异常情况,于是迅速带着大家爬上山坡,确认线路主干141号杆附近树木倾倒导致线路被砸断。顾不得湿透的衣服和满身泥泞,李雪炜指挥抢修人员经过苦战,晚上9时34分,线路供电恢复正常。在抢修完附近群众家中的供电故障后,一行人返回时已是午夜12点。
据介绍,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启动24小时应急值守,2200余名值班人员、53支抢修队伍坚守在防汛应急一线。针对山区县偏远区域可能因洪水出现的风险,供电公司提前将防汛抢修物资放置29个供电所,4辆大型发电车、58台发电机、996台应急排水设备全部就位。
为保障广大乘客安全便捷出行,天津地铁部门闻“汛”而动,筑牢安全防线。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地铁6号线机电第一综合维修室主任王磊连日来坚守值班岗位,检查风井、室外冷却塔、站内主废水泵房,及时确认并处置监控发现的问题。
天津地铁6号线有39个车站,线路长点位多,防汛任务较重。王磊和40多名同事组成了8支抢险队,采取轮班值守的方式24小时巡查值守,随时准备进行应急抢险排水作业。
连日来,天津各区、各部门连续作战,昼夜盯守,通力协作,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气象、水务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向市、区、乡镇等各级的1万余名防汛责任人通报汛情,督促各区加大险工险段堤防加固、物资调运,落实专业力量加强巡堤查险。
(据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